桑披嶺寺位于縣城西北面1.5公里處,具有300年以上的歷史,素有“祥地寶寺“之稱。
桑披嶺寺又名甲絨寺,占地1萬平方米,建于1654年,是聞名藏區的噶丹寺之一。該寺原屬噶舉派(白教),清康熙八年(1669年)改為格魯派(黃教),因誕生在鄉城洞松的赤江活佛向秋曲批(第九世達賴喇嘛奪嘉措的經師)擔任桑批嶺寺名譽住持而名震康區。該寺現藏有壁畫、法器、經書等多種珍貴文物。
該寺每年藏歷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燃燈節,傳說這一天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的日子。屆時,信徒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場面十分壯觀。
老寺廟經歷了無數滄桑變故,已是滿目瘡痍,1996年,在國家的支持下遷址重建。新寺坐落在雄偉的巴姆山腰,從這里可以俯瞰縣城全景。主殿為四層錯落式建筑,占地超過2000平方米,規模宏大,裝修精美,尤以“建筑藝術,雕塑藝術,彩繪藝術“三絕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