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14日
本網訊(記者 馬建華)“甲居藏寨的風景像油畫一樣,到這里來旅游,不僅可以觀賞美景,住價格合理的民居客棧,還能夠吃到丹巴香豬腿、喝到藏家青稞酒。我來了就不想走。”8月12日,正在甲居藏寨旅游拍照的重慶游客周先生告訴記者,作為4A景區,甲居藏寨的旅游基礎設施已經很完善了,管理也十分規范。
作為丹巴縣的旅游名片,甲居藏寨實際參與旅游接待的90余戶,其中掛牌示范戶28戶。3年來,甲居藏寨共接待游客近100萬人次,其中外國游客3萬余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近5000多萬元。率先發展的接待戶年收入已超過20萬元。
自2011年我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以來,我州實施全域旅游戰略,大力發展創意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體驗農業,培育“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鄉村特色旅游業態,甘孜全域旅游基本框架已經形成,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業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27.26%、24.61%,旅游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15%;全州現有旅行社19家,星級酒店11家、星級鄉村酒店29家,星級酒店和非星級社會旅館2500余家,接待床位數約8.2萬余張;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鄉(鎮)、村27個;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逾5萬人。
我州依托資源”鼓足“錢袋子”,探索推進“企業+資源”“新建+保護”“股份+資產”“就業+保險”的景區開發模式,走出了一條“資源變資產、牧區變景區、窮人變股民、牧民變居民”的旅游脫貧之路。稻城縣亞丁村依托亞丁景區發展由過去的人均年收入不足1900元增加到2016年人均年收入5.9萬元,在全州率先實現脫貧致富。康定市俄達門巴村依靠木雅景區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400元增長到2016年的61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15萬元。圍繞4條景觀大道和6條旅游精品線路,打造26個特色旅游鄉鎮、46個精品旅游村寨、三星級以上鄉村酒店84家、省級民宿達標68戶,培育旅游扶貧村91個,引導扶持3000戶貧困戶、10000余人從事旅游服務增收。雅江縣日基村打造鄉村酒店13家,其中4家評星,2016年旅游旺季期間,平均每個鄉村酒店一周收入達1萬余元。開發旅游商品20余個。建立覆蓋全州的旅游電商平臺,2016年,稻城縣拉木格村僅線上銷售野生菌干片實現收入15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76元增加至7000元,集體經濟由零增長為34800元。“藏藝通”公司直接帶動70余名群眾就業,帶動300余名群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