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旅游 >> 旅游資訊 >> 瀏覽文章

我州全域旅游發展迅速

本站原創    2018年01月04日

本網訊(州旅發)我州突出“打基礎、樹形象、強管理、重營銷”的旅游工作重點,旅游經濟持續增長,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全年預計接待游客1667.7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66.44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28.09%和27.31%。其中接待國內游客1650.96萬人,同比增長27.92%,接待入境游客16.83萬人,同比增長43.47%,旅游外匯收入2525.76萬美元,同比增長43.53%。

以夯實基礎為主線,著力培育旅游發展環境。省重點項目G318康定—雅江示范段建設完成投資6400萬元,預計明年6月前建成;安裝旅游標識標牌217套件,新建廁所60個、綜合服務站33個、觀景臺33個;建立甘孜州旅游綜合監管平臺,接入木格措、亞丁、海螺溝、甲居藏寨、木雅圣地、瀘定橋、墨石公園等7個景區,橫向接入省局701綜合監管平臺。組織開展行政管理、企業管理、景區講解員、酒店從業人員、鄉村酒店/民居從業人員等各類人才培訓119期9503人,同比增長42.8%,大力提升旅游服務接待能力。同步推進4條景觀大道、6條精品線路旅游沿線植被恢復、風貌改造、環境整治“三大工程”,促進城鄉面貌和環境明顯改善,全域旅游的良好形象正在建立。

以景區提質升級為主打,推動A級景區創建實現新突破。海螺溝成功創建5A級旅游景區,稻城亞丁5A創建景觀資源評價上報國家旅游局,在各申報單位中排序第一。康定木雅圣地景區4A創建通過省檢;石渠縣鄧瑪濕地公園、真達神鹿谷、理塘勒通古鎮等8個4A景區創建通過省級景觀資源評審。鄉城克麥村、色達格薩爾文化藝術中心、爐霍霍爾廣場成功創建3A景區,全州A級景區增至10個,為全域旅游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以特色宣傳為主題,打好營銷推廣組合拳。成功舉辦2017四川甘孜山地旅游節,節會宣傳報道成為國內外熱點政經事件,同時燃爆微博和朋友圈,并持續發酵。《時尚旅游》、《四川航空》、《發現四川》、《假日自助游》等精品讀物相繼專題刊發。據不完全統計,“帶著微博去甘孜”話題閱讀量、廣告曝光量、微博大賬號閱讀數已達1.2億次。山地旅游節、“天空跑”等宣傳活動極大助推了稻城亞丁旅游接待人次成倍增長,國慶黃金周大數據顯示亞丁景區熱度僅次于杭州西湖,全國排名第二。理塘、巴塘、得榮、道孚等縣(市)積極配合聯動,突出主題,體現特色,充分展示了各地資源稟賦和文化特征。四川省第八屆鄉村文化旅游節(秋季)暨鄉城縣首屆白色灌禮節,策劃“六大主題活動”和“四大配套活動”,充分展現了我州鄉村旅游獨特魅力。三集電視紀錄片《貢嘎》正在中央電視臺1套、4套和科技頻道熱播。此外,赴上海、廣東、廈門等主要客源地開展甘孜旅游專場推介,擴大了市場美譽度和影響力。

以旅游富民為主線,著力提高扶貧脫貧實效。始終把推進農牧民創業增收致富貫穿始終,讓群眾享受到全域旅游發展的成果。編制《旅游扶貧實施方案》,明確相關部門旅游扶貧的責任分工和目標任務,爭取省上旅游扶貧資金490萬,推進21個貧困村旅游扶貧,支持瀘定縣和鄉城縣創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積極推進26個特色旅游鄉鎮和46個精品旅游村寨建設,制定《建設標準》,根據各鄉鎮、村寨資源稟賦、區位交通、開發現狀等實際,整合各類資金5.6億元,推動風貌打造、環境整治、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民宿接待,加強硬件要素培育,搭建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平臺。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46.5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3.9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82%和38.91%,帶動1.8萬貧困人口參與旅游業,人均增收804元。12個貧困村創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實施2個鄉村旅游示范提升項目。

以依法治旅為主導,加強旅游市場綜合整治。委托第三方機構—成都尚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對二郎山西洞口—康定—稻城亞丁景區沿線旅游市場秩序進行暗訪,重點圍繞發現和梳理的9個方面的問題,實施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州縣旅游、公安、交通、食藥、質監、安監、國土等相關涉旅部門協調聯動,開展市場執法檢查75次,聯合執法31次,行政約談8家,責令整改3家,停業整頓1家。共收到旅游投訴88件,同比增長115%,退款及賠償14.03萬元,辦結率達100%,回訪滿意度達92%。


  • 上一篇:鄉城縣全力發展全域旅游
  • 下一篇:我州今年將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