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 2019年07月28日
7月25日,四川甘孜州格聶神山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發布通告稱,自7月29日起,凡是進入該景區的游客需接受統一的旅游咨詢和統計服務,徒步穿越和登山游客亦在此進行登記備案。凡未登記備案的穿越和登山游客,一律視為非法穿越和登山,格聶神山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將按相關法規予以處罰。
就在7月24日,8名貴州籍游客未按照《格聶神山景區穿越活動暫行管理辦法》履行相關手續,非法穿越在景區失聯,家屬上報四川省公安廳請求幫助,理塘縣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搜救,所幸8人隨后被找到。
據了解,該通告發布針對的便是游客穿越失聯事件增加的狀況。
現狀
非法穿越失聯事件增加
據了解,格聶神山景區范圍4069平方公里,由于地域廣袤,穿越區域分別涉及理塘縣喇嘛埡鄉、章納鄉、禾尼鄉,巴塘縣的波密鄉,大部分為無人區,無通訊信號,為通訊盲區。
部分穿越游客事先不了解景區基本情況,未按要求進行登記備案,未攜帶衛星電話和聘用當地向導,一旦深入無人區出現事故,救援活動很難及時有效實施。
為進一步加強景區管理和穿越活動管理,充分保障進入景區游客生命財產安全,格聶神山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早在2018年11月15日,就已發布《格聶神山景區穿越活動暫行管理辦法》。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9月26日,兩名江蘇無錫男女非法徒步穿越格聶神山景區,1人腿被摔骨折,困在海拔4819米的營地。理塘縣聯合搜救組在海拔5100米以上的雪山連續奮戰41個小時后,才成功將兩人救出。
2019年7月24日,貴州8名游客未按照《格聶神山景區穿越活動暫行管理辦法》履行相關手續,非法穿越在景區失聯,家屬上報四川省公安廳請求幫助,理塘縣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搜救,所幸8人隨后被找到。
“這些是我們知曉的非法穿越活動,不知曉的還有很多。”理塘格聶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楚寒呼吁廣大游客遵守相關規定,相互轉告,依法依規旅游。
針對游客穿越失聯事件增加的狀況,7月25日,籌備組再次就格聶神山旅游穿越和登山注意事項發出通告。
教訓
“格聶之眼”植被遭破壞
不僅非法穿越及非法登山的情況在增加,進入游客不守規矩還曾使景區遭受人為的生態破壞,最為典型便是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此前曾報道過的“格聶之眼”被碾壓一案。
今年五一期間,一支越野車隊前往格聶神山旅游期間,在景區的重要景點“格聶之眼”一帶駕車碾壓。由于事發地系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格聶之眼”周邊這種植被恢復要10年以上的時間。“這對脆弱的高原生態是致命的打擊,一旦破壞可能會造成沙化,這一美麗的景點可能會隨之消失。”
據景區管理人員稱,“在車隊進入景區之前,我曾經跟領隊和每一輛車都反復強調過,包括不許碾壓植被、要帶走垃圾以及規范野外用火等,但就是這樣提醒,這些車隊還是沒有遵守規定。我們對此非常氣憤。”
5月7日,格聶神山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對“碾壓格聶之眼植被”一事后續情況進行了通報。
涉事車隊承諾承擔“格聶之眼”景點生態的恢復工作,承擔恢復生態產生的全部費用。同時,該車隊成員志愿成為甘孜州格聶神山景區環保衛士,積極配合格聶神山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做好景區的生態保護管理工作,促進景區生態質量提升。
通告
凡未登記備案皆為非法穿越
根據7月25日發布的通告,記者看到,凡進入景區開展穿越活動的游客,必須持有效證件在理塘縣村戈管理服務站嚴格履行登記備案手續,統一實施登記備案;必須簽訂旅游安全責任個人承諾書并租賃高山向導(或馬幫);必須按規定許可的旅游線路進行游覽,不得擅自進入保護區或未開發區域。
凡未登記備案、未簽訂安全責任承諾書、無高山向導的個人或團隊,一律視為非法穿越活動。
公告還稱,凡在景區范圍內開展登山活動應當遵守國家、四川省相關規定并取得甘孜州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在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報備并實名登記后方可進入。未報備登記進入的,一律視為違規登山;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進入景區開展非法穿越和登山活動;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格聶神山景區屬海子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范圍內開展穿越和登山活動。
由于格聶神山景區為大區域開放式景區,不收門票,區內現階段亦無正式的旅游管理服務。凡是進入景區的游客,自2019年7月29日起,需在格聶神山景區村戈管理服務站接受統一的旅游咨詢和統計服務,徒步穿越和登山游客亦在此進行登記備案。
凡未登記備案的穿越和登山游客,一律視為非法穿越和登山,格聶神山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將按相關法規予以處罰。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開展穿越活動須知
一是必須持有效證件在理塘縣村戈管理服務站嚴格履行登記備案手續,統一實施登記備案;
二是必須簽訂旅游安全責任個人承諾書并租賃高山向導(或馬幫);
三是必須按規定許可的旅游線路進行游覽,不得擅自進入保護區或未開發區域。
凡未登記備案、未簽訂安全責任承諾書、無高山向導的個人或團隊,一律視為非法穿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