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旅游 >> 旅游資訊 >> 瀏覽文章

旅游興業燒旺奔康“一把火”

甘孜日報    2019年12月17日

◎本網記者 馬建華

冬日暖陽,記者走進道孚縣八美鎮中古村,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一幢幢紅頂白墻的藏房顯得格外漂亮,平整寬闊的水泥路連接著各家各戶。村民們告訴記者,曾經是康定“11·22”地震重災區的中古村當前正生機煥發,走向幸福美好。如今墨石公園景區已繪就了壯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實現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三贏”,成為道孚縣乃至康北地區“農旅融合”的新名片。

以旅興農 以農惠民

12月10日,在中古村一組墨石林安置點,村民澤翁正在自家房屋裝修成的民俗酒店忙得不亦樂乎。他的心里,比燦爛陽光還要溫暖。

澤翁告訴記者,2018年5月4日,省委書記彭清華曾經到過他家。彭清華十分關心澤翁家災后重建情況?!白∩?00多平方的房子,通電通水,還有電視,能收看四十多個頻道,生活越過越安逸。感謝黨、感謝習主席,給我們帶來了好日子?!泵鎸ε砬迦A的詢問,澤翁說,自己60多歲了,想都沒想到在有生之年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得知澤翁將重建房屋租賃給成都眾奧公司打造鄉村酒店,當起了房東收租金,墨石林景區開園后,村上有門票分紅,有流轉土地收入,日子越過越幸福時,彭清華連連說好,希望澤翁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澤翁告訴記者,除了現有收入外,全家依托墨石林4A景區準備做藏區綠色特產銷售、藏區特色燒烤等“多種經營”;學習蔬菜種植技術,發展蔬菜種植,力爭兩年之后收入翻番。

村民白瑪生錯正忙著打掃酒店房間衛生。2017年前,由于自己身體一直不好,家里主要靠丈夫一個人掙錢,生活拮據。自己所在的村子處于318國道核心區,緊鄰國家4A級景區——墨石公園。為了發展旅游,當地政府引進了甘孜州眾奧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來建設運營景區。2017年9月,白瑪生錯把家里的房子租給了公司。公司不僅把她的房子裝修得別致漂亮,還聘請她成為了公司的一名員工,每月工資2500元。

中古村184戶村民主要依靠傳統的種養殖,收入渠道單一,基礎設施滯后,是典型的貧困村。該村以災后重建為契機,依托全域旅游的發展機遇,甘孜州眾奧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資4.5億元建設、運營景區,構建了“農旅融合,以旅富農,產村一體”的產業新格局。為了讓當地居民在景區建設及運營過程中得到更多實惠,公司通過勞務參與、材料供應或物業租賃等方式拓寬了當地群眾的增收致富渠道,并通過采取“景區+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形成“發展共同體”,實現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村民獲利的合作共贏目標。當前,公司80%的雇員為當地居民,他們中既有一線基層員工,又有中高級管理人員。在景區就業的居民人均擁有3000多元的月薪收益。僅2017年半年,公司一次性地向當地12戶居民共支付了近6萬元民居租金,平均每戶可獲5000元租金。

隨著墨石公園景區與墨石公園精品民俗酒店的穩步發展,景區已形成了“以旅興農、以農惠民”的良好效應?!敖衲甏迕穹旨t63萬元,務工收入40多萬元,一共有103萬元?!?2月10日,中古村村支部書記其米貢布得知這一喜訊十分開心,這意味著“興旅游促脫貧”的路子走對了。

2016年11月,土石林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2017年7月,土石林景區更名為墨石公園并正式開門營業。與此同時,景區所在的中古村村民興建70余家民居搞接待,其中景區附近的民居全部租給開發公司經營。

“村民收入主要是景區門票有10%的分紅;村民活動中心和民居接待設施租金收入;村民在景區務工收入?!逼涿棕暡颊f,“去年全村旅游收入73萬元,其中門票和租金43萬元,務工30萬元。今年將增加35%,勢頭很好?!?/p>

“除了經濟收入,更大的變化在于人和環境?!卑嗣梨傸h委書記巴登益西坦言,旅游開發讓牧區群眾的知識、技能和觀念大大提升,也讓整個八美鎮社會面貌發生了質的蛻變,真正實現了縣委縣政府“一主三同步”的戰略意圖,也讓八美成為了“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發展典范。

據景區總經理王艷介紹,中古村65戶建卡貧困戶中有8戶在景區就業。貧困村民噶羅以前不懂漢話,現在不僅能用漢語交流,還成長為景區優秀服務人員,年收入有3萬多元。貧困村民其美翁姆是個殘疾人,現在已經當上景區的環保隊長,年收入3萬元。在旅游業的帶動下,中古村于2017年底率先實現整村脫貧,其中涉旅脫貧戶戶均增收達1.5萬元、人均增收超過3000元。

產業同育 奔康同步

夏秋季節,雀兒村雪域客棧負責人公確手機上美團的訂單總是響個不停,每天上午,他家三天以內的民宿都預定滿了,他只好暫時關閉了美團的訂單。

公確從2010開始經營民宿,從一個房間發展到現在9個房間。自2015年開始,八美的旅游呈井噴式發展,無論是去北路還是前往丹巴,八美是必經之路,近兩年來,他家的民宿在旅游旺季基本上天天滿房,今年的收入已經達到了20萬元。

“興旅游促脫貧”只是八美鎮“金山銀山”故事的一個方面,“產業同步育”的成效同樣精彩紛呈。

“我們有充沛的陽光、特殊的溫差、特別的土壤,‘綠水青山’同樣可以變為‘金山銀山’。”巴登益西如是說。

2019年,八美鎮新建網圍欄27271米、蓄水池5個、灌溉渠道6000余米,打造以高原萵筍為核心,以春油菜、黑青稞、荷蘭豆為重點的系列生態蔬菜基地,預計今年全鎮農業戶均增收可達10321元、人均增收3051元。

2019年,全鎮流轉土地3000余畝,幫助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5280元、人均增收1365元。同時,因農業集約化新增的技術工和基地勞務工崗位達到230個。今年預計全鎮勞務收入可達660萬元,其中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人均增收1038元。

今年4月八美鎮被評為四川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鎮,道孚縣啟動了八美文化旅游特色小鎮提升工作,從城鄉人居環境治理到村民養成文明新風逐一分解工作,不斷探索“山林花石、泉村城寺”八美特色小鎮建設模式,努力將八美的旅游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市場優勢。

八美鎮環境變美了,名氣大了,來游玩的人越來越多。來自廣東的游客張旭專程來八美旅游,他曾經擔心這里的住宿條件,本打算只停留一天,但看到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底蘊,打算多住上幾天,享受愜意的旅游時光。

雀兒村村民桑吉登張由衷地感慨八美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說八美的時候覺得是鄉下,現在依托獨特的自然風光,八美越來越火了,我們生活的環境變美了,希望更多的人來八美游玩,大家都能吃上了旅游飯?!?/p>

八美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區位優勢明顯,是甘孜州唯一上榜的文化旅游小鎮。道孚縣委書記蒲永峰說,縣委縣政府已著手打造八美文旅綜合體,融合“文化+旅游+娛樂休閑”的發展理念,深度挖掘八美文化旅游優勢,著力打造八美康巴木雅風情文化中心,與協德鄉木雅嘎達4A景區、墨石公園4A景區串聯起來,形成一條四川藏區鄉村農業旅游黃金線路,輻射帶動龍燈草原、亞拉雪山景區,游客將體驗糜棱巖的雄奇、萬畝油菜花的艷麗、亞拉雪山的壯觀、惠遠寺的寧靜、龍燈草原的寬闊和古老的格薩爾藏戲,實現休閑農業、本土文化與鄉村旅游共同發展,提升農業的產業附加值,形成現代鄉村和農業旅游的產品體系,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旅游化”路徑。





  • 上一篇:八美鎮依托土石林“點石成金”
  • 下一篇:四川向廣東游客發出冰雪旅游“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