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10月21日
傳承原文化 留住原住民
與會專家建言獻策。
研討會現場。
木雅·曲吉建才正在發言。
■本網記者 劉小兵 文/圖
“白色藏房”是鄉城“三絕”之一,是鄉城最為重要的一大人文品牌。其藏式建筑獨具一格,鄉城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建筑實踐經驗,在康藏地區建筑基礎上,融合了納西族、漢族等民族建筑藝術特點,形成了與康巴高原其它地方乃至整個藏區相比都獨具特色的建筑風格和建筑體系。在城鄉提升戰略中,如何保護和傳承這一人文品牌?10月11日,鄉城縣邀請國內著名建筑專家建言獻策,專家們的真知灼見,令人耳目一新。
“要保護、傳承白藏房,首先就要明白要保護什么,傳承什么。”“申遺工作必須要循序漸進,不可貪大求全。”“處理傳承與保護的關系關鍵在于轉變人的觀念。”“對白藏房的開發必須要優化其功能、保持其原始風貌。”……。
11日下午,鄉城縣政務中心大樓內,群英匯聚、熱鬧非凡,作為四川省第八屆鄉村文化旅游節(秋季)暨鄉城縣首屆白色灌禮節主體活動之一的“白藏房保護與傳承研討會”在此舉行。西藏自治區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木雅·曲吉建才、上海景域集團川貴片區總經理高顯銀、源泉學院院長張永宏、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柴鐵鋒等四位建筑藝術領域的頂級專家,通過現場問答,就鄉城白藏房的保護、傳承和合理旅游開發,提出了啟發性強、可行度高的意見和建議。
州政協副主席蔣秀英和省、州相關部門負責人、相關行業代表、鄉城縣“四大家”主要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文藝界代表以及鄉城本土專家代表數百人一起現場見證了這場智慧的碰撞。
“如何更有效地在‘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彰顯鄉城白藏房不可替代的人文品牌效應?”是大家研討的第一個話題。對此,張永宏表示,全世界以白色為主色的建筑很多,但是鄉城白藏房底蘊深厚、獨樹一幟,只要精心保護和開發, 將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文品牌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關于“如何將白藏房與現代特色精品酒店完美融合”,高顯銀認為,其核心在于“保持原貌,留住靈魂”,基本風貌不能變,建筑結構可在不影響整體面貌的前提下,做融合改造,內部裝飾要盡可能滿足健康、文明的現代生活需求。
談及“如何走好鄉城白藏房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之路”,木雅·曲吉建才結合布達拉宮申遺的經驗,給出了三個中肯意見,一是申遺絕不可貪大求全,要循序漸進,要突出特色,突出重點,以條件滿足度較高的點位為突破,逐步實現點、線、面層級推進;二是申遺的前提就是必須要保證申遺對象處于原汁原味,未被影響的狀態,這需要從整體規劃上入手;三是精準的地形圖、建筑圖等基本要件必須提前準備,避免細節失誤,導致滿盤皆輸。
“如何處理好白藏房保護與現代化改造的關系”也是研討的話題之一。對此,柴鐵鋒指出,首先要確定什么需要保護、什么可以改造。他認為,整體格局和外部面貌等“用來看的部分”必須保護,內部配置、配套設施等“拿來用的部分”可以在有規劃、有設計的基礎上,向現代化、時尚化改造,窗子、樓梯等“既要看又要用的部分”要以提升使用效果為主要追求,進行合理改造。同時,處理這個問題還要政府主導、分類施策,要突出一批重點,引導一批群眾,帶動一批產業。
張永宏就 “如何科學合理的規劃、打造白藏房村落之‘大景區’”發表自己的觀點。他指出,實現這個目的,首先要牢固恪守和充分挖掘白藏房的文化內涵,其次要開發利用好鄉城的另外八大景點,實現優勢互補、互相帶動。
“如何改造好、利用好白藏房傳統的空間布局,將其打造成國際頂尖的高端民宿”?高顯銀認為,要將白藏房打造成高端民俗就必須按照“外觀特色化、內部舒適化、服務標準轉化”的思路對其進行改造。至于具體如何操作,鄉城可以大膽去探索自己的模式。
面對“在旅游產業發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保護和利用白藏房的文化藝術價值”的提問,木雅·曲吉建才認為,對白藏房利用要以保護其基本形態和文化內涵為前提,這需要從規劃和宣傳兩個方面來抓。
柴鐵鋒就“如何運用鄉城白藏房作為‘中國最大的生土建筑群落’這一品牌”發表了意見。他指出,鄉城白藏房具有生態環保、成本低的優勢,但是也有強度不足、耐久性弱的缺點;要發揮其品牌效益,就要揚長避短,既要通過改變生產工藝和生產方式,增加其強度,又要從長遠出發,盡快啟動科研、實驗工作,尋求治本之法。
談及 “如何在旅游產業發展中,提高白藏房的附加值”的話題時, 張永宏認為,價值是多樣的,但是就鄉城白藏房而言,應當以人為本,優先考慮使用價值、經濟價值和歷史價值。
關于“白藏房高端民宿群的策劃、營銷”話題,高顯銀說,民俗打造不能一味進行高端定位,要有分級規劃;要在全面摸排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分層打造;要深挖文化、講好故事,增加文化內涵和產品內容;要利用新手段和新平臺,抓好時間節點提升宣傳推廣效果。
談及如何處理文化保護與旅游產業發展的矛盾關系,木雅·曲吉建才認為,“這個問題關鍵是人的問題,政府部門要有統籌兼顧的意識,建立制度保障,科學規劃,同時又要加強對群眾的引導。”
“在環保工作日益重要的今天,作為主要建筑原料之一的木材稀缺”是鄉城白藏房面臨的現實困境。對此,柴鐵鋒表示,第一在不破壞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可用鋼材替代部分木材;第二可通過對房屋結構的微調,減少木材用量;第三要積極探尋具有同等效果的替代材料。
如何引導本土農牧民成為合格的旅游產業參與者,是鄉城急需解決的問題。張永宏希望,政府引領,重點培養、樹立標桿,建立“傳幫帶”機制;以培訓提升群眾的思想文化和能力水平,并支持其就業、創業;積極吸納有見識、有能力的在外發展的本地人才,鼓勵本地人才外出學習。
“吸引涉旅企業落地生根”是鄉城發展旅游產業的關鍵所在。高顯銀建議,鄉城政府要加力基礎設施建設,要提升為企業服務的意識和水平,加力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者、外地投資者等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群體;要明確招商引資的基本標準,提升招引質量;要做到對蹦迪企業和外地企業一視同仁。
經堂文化是鄉城白藏房文化的內容之一,談到如何保護,木雅·曲吉建才指出,基本原則是要控制規模、突出特色,不能攀比、也不能盲目改造。
保護好白藏房村落和白藏房鄉鎮,是維持鄉城白藏房整體形象的關鍵。柴鐵鋒認為,對于白藏房村落的保護,要充分尊重山水、地形等大環境,要處理好房屋布局與基礎設施和地標建筑的關系,要努力做到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和諧共存;對于白藏房鄉鎮的保護,關鍵要有整體的規劃設計,避免出現違和的元素或器物。
研討會上,四位專家結合專業能力和所見所聞,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