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9月30日
揭開康巴地區的神秘面紗
本網訊 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黨的建設》副總編輯、四川黨建期刊集團藏地陽光全媒體中心主任根秋多吉主編的《康巴奇跡》出版問世。
據了解,《康巴奇跡》一書的出版,填補了康巴地區多個考古空白,大大豐富了康巴文化的內涵。本書將考古調察內容,分為:遺址?遺跡;石刻?木雕;壁畫?木板畫;佛塔?其他——共四大部分向讀者展示。書中收錄了近四百幅精美的圖片,配以精煉的文字介紹,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和古跡遺址。其中,大部分的考古發現都是首次對外公布。
據了解,2011年4月到2012年9月,根秋多吉陪同我國著名考古學家溫玉成教授進行了5次考察,跑遍了甘孜州15.3萬平方公里的18個縣,進行現場考古,拍攝了大量一手圖像資料。
同時,考察隊伍還深入到青海省玉樹州、果洛州、西藏昌都地區、云南迪慶州、四川涼山州、阿壩州和雅安漢源等地,進行了多次考察。考察隊伍在崇山峻嶺中艱難跋涉,行程超過16000多公里, 共發現了50多處摩崖石刻、古塔、古壁畫、古建筑、古遺址遺跡等,還在部分地方,現場進行了考古挖掘。
根秋多吉回憶道:“最艱難的一次就是發生在雅江縣郭崗頂遺址,溫教授的右腳被摩托車砸傷,共縫了10針。憑著堅韌的毅力,溫玉成教授忍痛完成了考察,最終發現了古“白狼國”遺址,引起全國轟動。”
在此次考察中,許多重要歷史遺址、古跡的發現獲得了眾多媒體的關注與跟蹤報道,其中新華社、中新社、人民網、華西都市報、甘孜日報等媒體對此次考察活動進行了持續深入的報道,部分報道網絡轉載上百家,點擊上百萬。
考察結束后,溫玉成教授返回北京。根秋多吉則著手系統資料整理和編纂工作。2015年,根秋多吉完成了初稿的整理和編輯,期間還經歷了一次工作調動。為了精益求精,根秋多吉開始了修改工作,反復斟酌每一個字,力求準確無誤。2018年,融合了新聞、民族學以及考古風格的《康巴奇跡》出版。
溫玉成教授表示,雖然近幾年很少有機會來到甘孜州,但他一直非常關心這個美麗的地方, 經常在網上搜索有沒有新的考古發現。同時,溫玉成教授謙虛地表示,他考察發現的這些文物古跡不一定是最權威的,但他希望這些考察成果匯編成《康巴奇跡》后,為后人留下寶貴的資料,為研究該領域的后來者提供研究的一手資料,使考察成果產生更大的價值。
不少專家表示,該書的出版對于推動藏學研究和促進中國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推動康巴地區古跡文物的科學保護與有效利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記者 蘭色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