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守護綠水青山

甘孜日報    2024年03月21日

◎楊力

家鄉地處丘陵,山梁上生長著芍藥、櫻花、桃樹、核桃樹等種種觀賞植物和經濟林,而在一些荒野斜坡地,也同時生長著木香、黃荊以及各種野生冠木。我的祖輩,就生長生活在這個地方。

參加工作后,我們兄弟二人都在外地工作,但不管路程再遠、工作再忙,每年一定會抽時間回去,一是看望養育了我們的父母,二是親近養育了我們的故鄉。

回去最多的時間是清明前。故鄉有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前,要到祖墳前祭祖,通過焚香燒紙,擺祭供品,感念祖先的蔭庇,保佑后輩安康。

從有記憶力開始,這樣的習俗年復一年,不僅我們一家,整個山梁上,都是青煙裊裊,紙屑紛飛,焚香祭祖是這個時候家家戶戶最虔誠的活動。很多年過去了,土葬改成了火化,但清明祭祖焚香燒紙的習俗一直沒變。

前些年,隔壁家的五嬸領著全家人在祖墳前祭祖,一個小輩調皮地把燃著的紙錢扔進旁邊的枯草堆,荒地上一下燃起了大火。山火也很有氣勢,不但燒焦了五嬸的莊稼地,還竄進挨著的田地,把父母地里正在返青的麥苗毀了大半。好在大伙齊心,火勢很快被撲滅了,但那天夜里五嬸的哭聲和父母的嘆息聲一直在我耳邊響徹了很久。

前一年母親去她外地的妹妹家玩,多年不見,本該共敘情誼,高高興興團聚,但那晚上一場森林大火把歡聚的氛圍破壞殆盡。姨媽的兒子是消防員,為撲滅這場山火,他和其他消防員勇敢地撲進了火場。這場火災燒了三天三夜,姨媽最后是在醫院的病房見到被重度燒傷的兒子。這場火災的原因經過查證,就是一個路人的煙頭引起的。

去年春天,我和兄弟照例帶著家人回家看望父母,同時舉行清明祭祖活動。也就是這次,母親主動談到了,能不能改變一下祭祖的方式,比如焚香燒紙就不搞了,只要內心虔誠就好。

母親當時說,其實她也明白焚香燒紙有危險,這幾年各級政府都在大力普及森林防火知識,特別是冬春季節氣候干燥,稍有不慎極易引發火災。而一旦引發森林大火,一是破壞環保影響生態,二是造成人身財產損失。

母親說,道理都懂,但祭祖缺了焚香燒紙的環節,一是很不習慣,二是怕遭來左鄰右舍的閑話。我正在讀小學的兒子在旁邊聽見了,立馬從背包里找出一把塑料水槍,很認真地說:“奶奶,我在學校學習了滅火常識,專門帶回這把水槍,幫你滅火!

童言無忌,既是對奶奶愛的表達,也說明對火患有擔憂。那一刻,母親一把抱過孫子,喉頭作梗。

那次家鄉之行,應該對母親的觸動很大?;貋聿痪?,母親就打來電話,說村上推選她當上了義務消防監督員。白天做完活兒,她會去山梁子上四處轉轉,城里人喜歡來春游野炊,她得制止他們用明火;小孩子玩耍,得防止他們亂扔炮仗、或玩火出事;村民的祭祀活動,也要提醒他們注意火種,滅完火才能離場……

轉眼今年的清明快到了,家鄉已是滿目青翠,果實飄香,過去的小山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發生深刻變化。母親又打來電話,她叮囑我們,從現在起,每年的清明祭祖,不再焚香燒紙,而改用鮮花。傳統的東西,好的要傳承,過時的就要摒棄,保護了綠水青山,才留得住金山銀山。


  • 上一篇:一曲波瀾壯闊的雪山贊歌
  • 下一篇:李表叔買夜明珠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wh/kcwh/9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