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霍西

甘孜日報    2018年09月14日

◎斯·根嘎

霍西是甘孜州康北八縣中色達縣域境內的一個鄉鎮,距離縣城近四十公里,步行一天半就能達到。

霍西由藏語音譯而來的稱呼。此名稱的由來從《格薩爾王傳》中流傳而來。在嶺?格薩爾時代,色達草原是嶺國統轄區,其中霍西是格薩爾王傳中的四方大敵之一霍爾白帳王(古格爾)及其屬民居住的地方?;魻柊讕ね鯎屪吒袼_爾王妃珠牡,并由此事引發了霍爾嶺兩國連續長達九年的戰爭,又叫霍爾嶺大戰。后來格薩爾王征討霍爾白帳王后,該地才屬于上嶺色爾壩八部落,也成了格薩爾的得力大將色爾壩尼崩達雅的故里?,F霍西阿拉神山的附近有個古老遺跡,據傳,這是嶺時期所建的尼崩達雅的碉樓遺址。因此當地人們認為霍西的名稱是由此而來,亦即相信他們是《霍嶺大戰中》的霍爾國的后人。而“西”是藏語中痕跡的意思,合起來即表示嶺中的霍爾白帳王走過的地方。當今大多數歷史學家也向此說法逐步靠攏,并且為霍西的山山水水都整理出了一個個涉及格薩爾王的故事。比如,格薩爾王伏藏圣地宗措湖,三十大將的道場,格薩爾弓箭山,鎧甲山的地名等,類似的往事遺跡隨處可見。

“霍”——在蒙元時期以漢族為主的中原地區稱呼毗鄰北方各族為“胡”,“胡”字藏語變音為霍,即指蒙古。據《白史》中表示;“從天子達摩后(藏王四十二其末王),民眾叛變,藏地形成割據,王族之住址亦多遷徙分散。上衛下衛之胡兵,亦曾擾亂西藏至再至三??祬^歷經種種盛衰,諸王之記載,遂皆散失”。其中指的“胡兵”就是蒙古軍。

現甘孜州道孚、爐霍、甘孜和色達的霍西等部分地區過去稱霍爾。為何將康北這些地區稱霍爾呢? 據大吉寺堪布《降巴克主傳集》等藏文史料記載:公元1251年蒙古汗忽必烈邀請薩迦法王八思巴洛珠堅贊去蒙古元都京城講經傳法。洛珠堅贊與隨員噶啊尼旦巴袞噶扎巴等人途經甘孜時看到現漢人寺地址是個吉地。洛珠堅贊向忽必烈提起漢人寺,并建議在該地建一寺廟利益眾生。忽必烈當即派一蒙古大臣(有說派忽必烈子霍色翁)隨洛珠堅贊到康區選址建寺。蒙古大臣在甘孜興建寺廟時,與岡稱地方(今拖壩鄉)的一位貌美藏女相愛。蒙古大臣建完寺離開甘孜時,將已有身孕的藏女托給當地僧俗首領照管,并留下一雙蒙古長靴,留言如生下男孩將此物交給他。后來藏女生下一男孩,當地人稱他為霍瑪桑布,意為無意所生蒙古之兒。

霍瑪桑布在甘孜稱,呷孜嘎,曲多三地娶三婦為妻,并聚眾一方,成為部落首領。其家族世襲了八代。經過幾代人后,這八代的世襲成為康北霍五大家族(霍五大家族是,現在的章谷、朱倭、孔薩、東谷、麻書)或霍五大地方的官。

由于康北地區的地方官的先祖是蒙古人的血統,世代相襲,由此出現霍西等每個地方官的頭街上冠有“霍”的稱謂,霍西的霍的稱謂由此而來。

色達霍西的稱謂不僅因這些地區的地方官先祖為蒙古人,還因為與蒙古部落遷入有關。

在很早以前,康北地區氣候溫和,水草豐茂,適宜農牧,吸引周邊部落紛紛前來。公元1639年和碩特蒙古部落首領固始汗丹增卻杰進軍康區時,色達瓦須部落大多是青海果洛地方遷入的蒙古游牧部落,今色達尼朵鄉仍有他們的后人。隨著固始汗蒙古勢力在康區深入,鄰近的蒙古游牧部族紛紛遷入康區放牧,開荒種植,后來逐漸定居下來,擴大了蒙古人管轄的區域,因此人們稱霍西為主的康北藏區為霍地方。

在修建霍西電站時,發現了很多古代文物: 兵器,鎖子甲,軍帽等。其中很多東西懷疑跟當年蒙古人進軍康區時有關。但目前沒有任何人認定這些文物所屬蒙古。本地的格薩爾研究者與國內的考古學者都一致認定這些文物所屬格薩爾王傳中的嶺國時代。

另一種比較可靠的說法是,源自于修建霍西寺廟(公元1828年左右)。此處受朗絨中部頭人霍爾貢布南杰的騷擾,對當地群眾亂收稅、迫使寺廟解散等,此惡劣行為結束后,當地人們稱此處為霍爾貢布南杰走過的地方。

雖然色達地區是格薩爾傳承的核心地帶,格薩爾王對于色達人民而言,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也吸引著國內外的諸多游客。因此該地的名稱也是從格薩爾王傳中的霍爾的變音而來,不僅沒有極大的矛盾,而且對分不清格薩爾王的真實性和傳說性的人來講,也有助于理解。




  • 上一篇:抗擊爐霍大地震
  • 下一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