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9月27日
◎扎西次仁
筆者對巴珠·鄔金晉美曲吉旺波不得不多說幾句。巴珠活佛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佛學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畢生講法修行,撰有關于修道、解經及論說等著作七函。他所創作的《出世法言·蓮苑歌舞》是藏族年昂體散韻合體的寓言小說。它已由藏學家祝維翰先生譯成漢文,由四川民研所于1982年作為內部資料刊行。文內采用多種修辭方法,散韻結合,修辭華麗,文字優美,給人以無盡的審美享受,是藏族文學史上的名篇。
巴珠·鄔金晉美曲吉旺波圓寂后,出現了諸多轉世,其中對巴格嘛呢護持最突出的是崗夏·曲尼多吉,他主持雕刻了一部《甘珠爾》以及若干六字真言、大小經典、八大佛塔等。書中還收錄了崗夏·曲尼多吉對巴格嘛呢的贊頌文,說巴格嘛呢從外面看是佛法的大宮殿,從里面看是無量宮,從秘密的角度而言則是無量諸尊的曼陀羅,是摧伏地獄的銼刀,斷除惡趣的門閂,通往善趣的階梯,是斷除八萬四千煩惱的良藥,是燒毀罪惡習氣的火焰,是滌除二障的水流。
這之后,堅贊繞央和喇嘛袞噶等人再次擴建了巴格嘛呢,再次雕刻了一部《甘珠爾》。
很顯然,巴格嘛呢石經墻,非一人之功,它是歷輩巴珠活佛、高僧大德和眾多百姓付出的心血凝聚而成的。石經墻全長1.7公里,平均寬2-3米,高2.5-3.5米。石經刻有《甘珠爾》二部,《賢劫經》1000部,《解脫經》500余部,各類佛像3000余尊以及數以萬計的六字真言。我們的先輩為我們建成了浩大的石刻藝術博物館、石刻圖書館,創造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跡。
為了有效保護這座浩大的石刻文化藝術工程,國家于2006年公布其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州縣文化部門為保護工作做了不少努力,巴格嘛呢石經墻已成為石渠一道美麗的風景,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來觀光。我們不能滿足于這點小成績,我們應更好地加大保護、管理、開發、利用的力度,組織力量全方位地深入研究其文化藝術價值,實現讓文物說話,讓大眾了解歷史,讓更多的專家、學者在感受巴格嘛呢石經墻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的同時,關注巴格嘛呢石經墻,探尋石經文化,共同保護好,繼承好巴格嘛呢石經墻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為繼承發揚傳統文化藝術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