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1月06日
◎益邛
然而并非先進取代落后、一種消解另一種。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學藝術表現形式,正是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學藝術豐富了世界文學藝術寶庫。同時,由于民族形式中存在人類生理、心理方面的共同因素,凡是具有鮮明特點的民族形式,也能為異域不同民族或國家的人民所欣賞和理解。越有鮮明的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意義。
如上所述,藏族現代文學也是在其它民族文學影響下產生的,現當代藏族文學概念的提出,不僅僅是單純的時間劃分,同時有著有關現階段未來文學性質指認和預設的內涵。西方文化的撞擊和滲透,打破了我國傳統文化生態結構。與此同時,文學也實現了根本性的轉換,一代又一代的文學精英們經過數十載的辛勤耕耘,逐漸建構起了較為成熟的新文學語境。這種已經形成氣候的文化背景下,催生了同樣具有現代性意義的藏族文學的誕生。縱觀藏族文學發展史,其經歷了產生、發展、頻臨消亡、重生、再發展、創新的過程。自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的時間里,藏族文學以方興未艾之勢向前發展。首先是傳統文學得到較好的恢復,在過往的歷史中,一批又一批在藏族文壇上領過風騷的智者們帶著對民族的無限摯愛和眷戀,帶著他們無窮的睿智和學識,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藏族優秀文化薪火相傳的基石。加之為數不多的善知識幸存者嘔心瀝血,為搶救傳承民族文化燃盡自己,照亮別人。藏族傳統文學也得到較好繼承、弘揚,不少經典通過傳承、翻譯、傳播,逐漸步入當代世界文化殿堂。
現代藏族文學就是在繼承、弘揚傳統文化與異地文化碰撞,交流,交融中產生的。它既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構建了現代文學理路指向話語,還包涵了當代國際性文學思潮和前衛精神的萌生和沖動。特別是在當今“互文性”外延日漸擴大中,藏族文學已基本脫胎成形。優秀的老、中、青作家和年輕的業余作者數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文學作品陸續問世。一些熱愛寫作的年輕人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他們的創新意識日漸明顯。新的文學體裁和新的文學話語逐漸形成。中長篇小說、傳統詩、現代詩、散文、紀實文學、電影文學、網絡文學、小品、相聲、歌詞等多樣文學創作態勢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只有三十多年歷史的現代藏族文學發展是驚人的,其成果是豐厚的。同時,藏族文學的形式也發生著新的變化,以母語創作為主的同時,還有漢文、英文等文種創作的文學作者隊伍異軍突起,他們的作品以精巧的構思、頗具文采的筆觸反映了藏民族社會生活,民族心理、文化性格、生活情趣。
從作家隊伍的構成來看,分國內外兩大部分,國內作家除藏族,還有漢族等民族。藏族文學創作人員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即:機關、企業單位,各級各類學校,寺廟僧眾等。特別值得欣慰的是,部分年輕人中出現了詩歌創作熱勢頭,其中大部分為母語創作者,一些作品雖然沒有正式公開發表,但其中不乏精品力作。隨著文化、教育普及率的不斷提高,筆者有理由相信藏族文學創作隊伍還將會不斷發展。進一步繁榮藏族文學的前景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