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1月21日
◎益邛
《格薩爾》史詩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結構,多重化的文化內涵,說不完、寫不完的敘事故事,豐富的語言藝術,世代相承的民間口頭文學形態,構建了史詩存在的主體結構。卷帙浩繁的史詩,跌宕起伏的故事。始終圍繞史詩的故事結構展開。其故事總結構由三大部分構成。即史詩主人公格薩爾王一生的事跡所形成的故事結構。其中包括大賽馬、事業、弘法歸天等三部分。圓滿一生事業的手段,由四個方面構成。這就是息、增、懷、誅。其意為,和平、富足、權勢、戰爭。所謂的大賽馬包括:天界、降生、占領瑪域、賽馬登位等故事。事業主要是降伏四方妖魔、征服十八大宗、若干個小宗。弘法部分描述了格薩爾的晚年一心弘揚佛法,妙轉法輪、普度眾生,最終回歸天國的故事。在精神內涵方面,史詩以佛法思想為基礎,描繪了一個復雜而完整的神明世界。其內核就是建立天、地、人、神的通達與一體的真、善、美世界。表達了人與自然的一種特殊關系。詮釋了藏民族先民的宗教信仰和他們對宇宙的理解。認為宇宙是由天界、地界、龍界構成的,即三界結構宇宙觀。格薩爾史詩同樣與三界結構宇宙觀有密切的聯系。史詩中把格薩爾本身巧妙地描繪成三界結合體。因為格薩爾在天界時,其父為大天白梵王,投生人間后,其父為遠古種姓穆布董氏的后代董僧倫。母親為龍王之妹葛母,史詩中把人與自然,宇宙與生命融為一體,詮釋了史詩故事中的疊加性結構。從這一角度去解析,史詩構架可概括為十二字,即;天、地、龍;神、鬼、人;戰、和、史;詩、唱、傳。
格薩爾系列唐卡同樣遵循史詩的這一故事脈絡。依照天、地、龍、人、神結構。表現格薩爾王一生降伏妖魔、抑強扶弱、弘揚佛法、造福于民、安定三界,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跡。從每幅唐卡的畫面結構來看,帶有一定的共性。其中央為主尊,頂端為本尊、護法或明主、上師等,周圍表現史詩中的不同故事。十一幅唐卡中,主軸為六號格薩爾騎征像。前五幅中所表現的史詩內容,有一定的連貫性。前后十幅唐卡中的主尊均為格薩爾王時常祈禱的護神。大多為格薩爾王獨有護法。其中有些時常出現在藏傳佛教的相關唐卡之中,這些護神的形象在《格薩爾》各種版本中的描述不盡一致。因而各種格薩爾唐卡中的護神造型風格各具特色。從十幅唐卡中的護神造型藝術來看,作者對史詩的內涵有完整的把握,富有創意性。一幅幅造型神奇,立意雋永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系列唐卡的排序和護神的順序出現了與大多史詩中描述的和大眾習性認定不一樣的地方。天、地、龍、三護神為格薩爾王個人重要保護神,也是嶺國的三大作主尊。格薩爾是三界衍生出來的半人半神人物。一號唐卡中大量描繪了有關天界的故事。然而緊接著二號唐卡中的主尊為龍神;三號唐卡的主尊為普吾東穹嘎布,其為格薩爾在天界的哥哥,也是天神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