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張濤)3月30日上午,我州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召開康定“11·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動員大會。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康定“11·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重要部署,總結前期抗震救災工作,動員各受災縣廣大干部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務實的作風,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務副州長陳忠義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州政府副州長張永德主持。州政府副州長何飚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康定“11·22”地震發生后,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關心關懷下,在全社會的大力支持下,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受災縣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全員、全速、全力開展抗震救災。目前,整個抗震救災和過渡安置工作已取得階段性勝利,災區工作重心已全面轉入恢復重建階段。此次重建工作的總體目標任務是:今年力爭完成3027戶城鄉居民住房重建30%的工程量;完成22683戶城鄉居民住房維修加固70%的任務;2016年全面完成城鄉住房恢復重建和維修加固工作,實現兩個100%;2017年全面完成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宗教場所恢復重建及地質災害防治任務,把災區建設成為安全可靠、宜居宜游、美麗幸福的新家園。
會議強調,重建家園是最大的民生,承載著災區群眾的殷切期盼和美好夙愿,事關災區群眾切身利益,關系甘孜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對改善提高災區人民生活水平,促進藏區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充分發揚抗震救災精神,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集中全部精力、動員全部力量,扎扎實實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努力讓災區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各縣和州級相關部門要堅持“因地制宜、科學重建”,高起點、高標準做好重建項目規劃設計,選擇符合我州實際的重建方式,努力走出一條民族地區、高原地區的科學重建之路。要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把民房維修加固和恢復重建作為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加快建設。要按照“統籌推進、分類指導”的要求,科學確定建設項目和時間順序,突出抓好學校、醫院、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恢復災區公共服務體系。要結合災區資源、環境、區位等優勢,加快推進產業恢復重建,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災區發展能力,推進可持續發展。要堅持預防為主、合理避讓、保障安全、重點整治的原則,在恢復重建中充分考慮規劃性防災、工程性防災和技術性防災,扎實抓好災害防治和應急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補助、寺廟主導”和按照“重建不擴建”的原則,積極做好宗教活動場所恢復重建。要按照“重建點位不變、規模不變、重建戶數不變”的基本原則,切實加快災后重建“8+2”集中開工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重建項目早日開工、按期竣工。
會議強調,抓好災后恢復重建,是當前各受災縣壓倒一切的首要政治任務。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要嚴格項目監督,確保重建質量;要規范資金管理,實現廉潔重建;要強化紀律保障,嚴肅倒查問責;要做好群眾工作,創造和諧環境。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實現任務共擔、壓力傳遞,確保圓滿完成恢復重建任務。
會上,州發改委、州住建局分別對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實施規劃編制、城鄉居民住房重建標準和技術規范進行了說明;康定和道孚兩縣政府負責人作了表態發言。
州委、州政府相關副秘書長,州康定“11·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康定、道孚、瀘定、雅江縣政府及海管局主要負責人在康定主會場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