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陳楊 文/圖)20日至21日,州委書記胡昌升分別與瀘定縣縣級領導和區科級干部座談,總結瀘定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探析存在的優勢和短板,探索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思路、發展定位、發展目標和發展舉措。胡昌升強調,瀘定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面臨的機遇千載難逢,各級干部必須把握發展態勢,認清發展差距,搶抓發展機遇,鐵肩擔責,為建設紅色宜居美麗幸福新瀘定加力加勁。
州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汪洋主持會議。州委常委、組織部長趙波,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長于涵出席會議。
胡昌升在會上充分肯定了瀘定縣過去幾年所取得的成績,全面分析了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劣勢。他指出,當前瀘定正處于轉型發展階段,同時處于穩中求進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要立足縣情實際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堅持突出特色旅游、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強化工業發展的產業發展思路,突出“紅色”名片,開發鄉村旅游,打造318國道旅游發展帶;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打造高半山農業產業發展帶;推進重要工業項目落地,打造大渡河水電工業發展帶,促進全縣經濟健康發展。發展定位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靈魂。要把握當前瀘定縣發展態勢,按照“城鄉一體發展,優勢產業提速升級、民生改善水平升級、社會管理能力升級”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加力建設次級交通樞紐、“銀發”經濟高地、紅色旅游目的地,努力建設紅色宜居、美麗幸福新瀘定。要深入調查研究,優化發展目標任務,逐步在全省經濟發展中提質升位,全力打造康東地區經濟發展強縣,爭當康東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實現全面小康。要立足瀘定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堅持生態文明先行的原則,打造秀美山川,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和綠色工業;堅持群眾利益至上的原則,建立合理的資源開發利益分配和共享機制,為改革創新、加快發展清除障礙;堅持突出區域特色的原則,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輻射帶動力強的項目,形成具有山區特色的產業。
胡昌升要求,要突出重點,切實抓住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堅持抓住重點帶全局,在重點突破中推動全局,實現瀘定統籌聯動、穩中求進、加快發展。要突出全域旅游,推動三產富民;突出農業發展,推動農民增收;突出水電發展,推動工業經濟富縣;突出民生改善,推動改革成果共享;突出和諧發展,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關系。
胡昌升強調,要加力加勁,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常態化。瀘定縣在開展群眾工作全覆蓋中仍有思想認識不深刻,主動落實不到位,統籌協調不順暢等問題。必須以問題為導向,抓好鞏固提升,推進群眾工作“六大活動”常態化。
胡昌升強調,要標本兼治,著力夯實和諧社會穩定根基。始終樹立主動創穩意識,創新管理、依法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全面推進鄉村治理,確保鄉村工作規范運行,實現主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夯實執政基石,做實主動創穩。要深入開展依法治縣,,強力實施“依法治州10+1專項行動”,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合理搭建“縣鄉村”三級信息管理平臺,強化流動人口管理,落實“紅袖標(套)”工程,做到包片負責,整體聯動,群防群治。要加強矛盾糾紛化解,以更加科學務實的態度做好群眾信訪工作。要構建社會治理科學體系,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服務型政府建設,著力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經濟法治環境。
胡昌升強調,要從嚴治黨,全面筑牢經濟社會發展基石。2015年是我州“執行落實年”,瀘定每一名干部都要爭當執行落實的“標兵”和“榜樣”,在轉變觀念上下功夫,牢固樹立干不好事、干不成事就“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責任意識,決不能簡單地把工作看成“就業”,更不能把崗位當成“副業”。要注重團結協作,樹立“一盤棋”思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推進各項工作。要在改進作風上有行動,務必做到對自然、科學、文化、法律、群眾、歷史的敬畏,務必精誠團結、苦樂相伴,務必至誠至愛、善行天邊,始終心系群眾,恒守敬業精神、堅守道德底線、永葆政治本色。要嚴格執行“三個必須、七個嚴禁”等紀律規定,加強“庸懶散浮拖”整治,強力改進干部隊伍作風。要在嚴格執行上見成效。講政治、守紀律、懂規矩,使自己的工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同時,要著力發揮基層組織引領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黨風廉政建設。
瀘定縣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法檢兩院,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級各部門、省州屬行政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