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5年07月06日
7月4日,暮色剛起,甘孜州丹巴縣丹東鄉農民扎西彭措就迫不及待地按下開關,亮起家里的電燈,盡管已通電5天,一切還是很新鮮——6月30日,甘孜最后4.58萬戶無電人口提前告別無電時代。
我省藏區貧困人口多、生態脆弱,大骨節病、包蟲病等地方病高發,農牧業現代化水平不高,在扶貧攻堅上,傳統的單項政策支持必須擰成一股繩,匯聚成合力。瞄準抓發展、利民生、謀穩定三件大事,我省于2013年啟動實施藏區六大民生工程計劃,圍繞群眾直接受益、覆蓋面大、比較急迫的藏區新居建設、教育發展振興、醫療衛生提升、社會保障促進、文化發展繁榮、扶貧解困行動等6大領域,把溫暖送到群眾最急最盼處。六大民生工程繪就了藏區扶貧總“施工圖”,啟動當年投入資金約54.1億元。至今年底,預計實現3年累計投入達170億元。
藏區正在悄然巨變,德格縣馬尼干戈鎮民族團結新村貧困戶根秋嚇從住了兩代人的土坯危房,搬進200多平方米的新居;被泥石流等地災困擾的汶川縣草坡鄉兩河村529名村民整體搬遷到水磨鎮郭家壩;若爾蓋縣敬老院的老人和學校的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黃河大草原藝術團送來的精彩節目;馬爾康縣松崗鎮洛威村Ⅰ度大骨節病患者夏呷靠養蜂每年可收入4000多元……
藏區新居建設成效明顯,2013年建成聚居點182個,18820戶農戶危房得到改造,對2293戶11400貧困農牧民實施異地搬遷。2014年建成藏區新居2萬戶,啟動幸福美麗家園新村建設47個,對100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2013年、2014年錄取“9+3”學生14319名;建起47支“烏蘭牧騎”演出隊,演出1350場次。通過更換糧食等措施,大骨節病重病區的阿壩州最近幾年無新發病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我省2014年出臺考核辦法,明確對58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不再考核GDP,高原藏區32個縣全部位列其中,引導藏區將重心放到保護生態、扶貧攻堅和助農增收等工作上,切實增進群眾福祉。阿壩、甘孜先后提出全域旅游發展思路,讓更多貧困群眾吃上旅游飯,甩掉“窮帽子”。“指揮棒”精準導向,六大民生工程聯手助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藏區已減貧近8萬,今年瞄準減貧5.9萬人新目標奮力攻堅。(記者 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