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楊杰 文/圖)7月22日至24日,州委書記劉成鳴專程前往鄉城、得榮兩縣調研,就兩縣貫徹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和州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進行督促指導。他要求兩縣黨委、政府要結合自身實際,找準自身定位,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旅游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分類指導實施扶貧攻堅,努力實現農牧民群眾增收,確保與全省同步全面小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實現同步小康,發展優勢產業,提高農牧民收入是關鍵。劉成鳴在鄉城、得榮調研期間,先后深入到鄉城縣尼斯鎮則魯村、熱打鄉和得榮縣白松鄉、奔都鄉俄木學村等地,與鄉村干部座談,與農牧民群眾交心,了解基層聲音,收集群眾意愿。“家里種了幾畝地?主要種植什么?每年收成怎樣?……”在鄉城縣尼斯鎮則魯村貧困戶布佐家中,劉成鳴邊看邊問,詳細了解其生產生活情況。他鼓勵布佐要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自力更生,抓好生產,盡快脫貧致富。他要求該縣在扶貧攻堅過程中,要做到扶持對象精準、扶貧項目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扶貧措施精準、駐村幫扶精準、脫貧成效精準,要通過實施精準扶貧讓貧困戶真正脫貧致富,確保實現同步小康,不落下一戶、不落下一人。劉成鳴在參觀尼斯鎮則魯村民居接待點,并在熱打鄉聽取了產業發展方面的情況匯報后指出,鄉城縣地處大香格里拉環線,區位優勢明顯,氣候條件適宜,要充分發揮優勢,圍繞“為賺而賣、為賣而種”的市場理念,調整產業結構,多在產業上做文章。要注重農旅結合,實施產業帶動、發揮示范效應,提升產業上規模上檔次,讓老百姓通過產業發展增收致富奔小康。在得榮縣白松鄉政府,劉成鳴與鄉干部座談,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他說,到2020年要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達到鄉鄉有標準中心校、達標的衛生院、便民的服務中心,村村有硬化路、衛生室、文化室、寬帶網,戶戶有安全飲水、生活用電、廣播電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全覆蓋等目標任務,鄉鎮一級是關鍵。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問題,我們要找“短板”、添措施,要充分調動鄉鎮干部積極性,進一步提高鄉鎮干部開展群眾工作的能力。州縣組織部門要高度重視鄉鎮基層政權建設,特別是干部隊伍建設,就如何發揮好鄉鎮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進行深入調研,解剖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措施意見,加強問題整改,切實發揮好鄉鎮黨委、政府和干部的作用,為扶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劉成鳴在鄉城縣尼斯鎮孜木古村,實地調研“軟鄉弱村”整頓工作開展情況,并與該村干部交談,詳細了解該村當前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該村進一步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做好黨建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劉成鳴要求該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是要抓實班子建設,配強村支部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促進全村經濟社會發展;二是要選好主打產業,繼續加大產業調整力度,把發展作為助民增收的關鍵來抓;三是要結合扶貧攻堅,進一步解放思想,扶到點子上,幫到關鍵處;四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基礎設施建設、衛生環境等各方面有新作為,引導群眾把心思用到抓發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上來。
在得榮縣瓦卡鎮災后重建現場,劉成鳴詳細了解重建進度,走進重建房中查看工程質量,與搬遷戶交談了解情況。他要求得榮縣要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好于、優于、快于”云南的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盡快讓受災戶搬進新居。要管好城鄉規劃,按照規劃抓好建設,包括風格、色彩、綠化等;要切實把基礎設施重建、產業重建、管理秩序重建和思想觀念重建等作為重要內容;要綜合建設好道路、產業、配套設施,努力把瓦卡鎮打造為亞丁到香格里拉旅游線上的重要節點,建設成為金沙江源頭的新型旅游城鎮。
在得榮縣白松鄉集中辦學點現場,劉成鳴要求縣委、縣政府切實抓好項目建設,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要強化督查,加強管理,確保建成優質工程。調研中,劉成鳴還先后來到鄉城桑批嶺寺和得榮賓巴寺,專題調研寺廟管理工作,他要求,要切實把寺廟管理好、把信眾引導好,寺廟僧尼要愛國、守法、持戒。
州委常委、組織部長趙波,鄉城、得榮兩縣黨政主要領導在各縣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