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鳴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打造“一圈一帶一走廊”現代特色農業布局 ●力爭實現“兩個一百萬畝”目標

圖為現場會現場。
本網訊 (記者 楊杰 文/圖)11月12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州委十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認真分析總結全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狀,交流典型經驗,研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全州農業產業發展工作,全面提升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水平,州委、州政府在瀘定召開全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場會。
州委書記劉成鳴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州委常委、農工委主任楊凱主持會議。州委常委、康定市委書記唐強,州政府副州長杜德清出席會議。
劉成鳴指出,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是我州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是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產業支撐。我州發展壯大現代農業產業的優勢得天獨厚,有良好的光熱條件和土地資源,發展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核心的農村改革為我州發展高原現代特色農牧業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劉成鳴強調,要注重因地制宜,做好規劃布局。圍繞“高原現代特色生態農牧業”的目標,按照“宜糧則糧、宜菜則菜、宜果則果、宜牧則牧”的要求,著力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發展格局,成片成帶打造“一圈一帶一走廊”的高原現代特色農牧業布局。“山頂戴帽子”,要著重將飛播與人工造林結合、義務植樹與專業植樹結合、喬木與灌木結合、經濟林與生態林結合;“山腰掙票子”,要著重推進高半山以下經濟林木的種植,切實助農增收;“山下飽肚子”,要著重在河谷地帶大力發展青稞、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和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力爭到2020年,建成特色林業產業基地100萬畝和特色農業產業基地100萬畝的“兩個一百萬畝”目標。要注重鞏固成果,加強管理,提高現有農業基地的品質,進一步提質增效,尤其對林果樹木要做到“秋種冬管春補植夏疏果”。要注重典型帶動,增強種植戶的市場意識和商品意識,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種植大戶、致富能手和專業合作社的積極帶動作用。要注重改革驅動,大力引進工商資本來州成規模的進行產業開發。要注重市場引領,結合對口援建等工作,采取“農超對接、農旅結合、發展電商”等方式,把基地建設好,把產業發展好。要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先從基礎較好、條件成熟、群眾愿望強烈的地方著手,從河谷地帶、國省干道等交通方便、優勢明顯的地方著手,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劉成鳴要求,在農業產業發展中要注重抓好落實,建立“縣(市)負總責、涉農部門指導、鄉鎮具體抓、任務到村到戶”工作落實機制,將“兩個一百萬畝”的目標任務落實到各縣(市),每年簽訂目標責任書,組織召開現場會,抓好驗收考核,逗硬獎懲,確保每縣每年建成3—5個基地,有力推動全州現代特色牧業上一個新臺階,讓農業產業真正成為全州農牧民群眾脫貧奔康的重要途徑。
楊凱要求各縣(市)各部門要深刻領會會議精神,搶抓發展機遇,強化科技支撐,優化保障措施,加力農業產業發展,全力促進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杜德清就扎實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和今冬明春農業生產管理工作進行了安排。
州農牧局、州林業局和康定市、瀘定縣、鄉城縣負責人在大會上作了交流發言。與會人員還先后前往瀘定興隆鎮沈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興隆鎮大坪村核桃基地、得妥鄉南頭村黃果柑種植基地、杵坭鄉水果基地進行參觀學習。
州委、州政府聯系副秘書長,康定、瀘定等東南部地區10縣(市)的相關負責同志以及農牧科技局、林業局負責人,州委農辦、州發改委、州科技局等州級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