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張濤)11月14日,州委副書記、州長益西達瓦深入到石渠縣色須鎮、德榮瑪鄉、格孟鄉調研。他強調,縣鄉干部要認真學習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牧區經濟創新發展。
當調研組行至德榮瑪鄉和平一村,一陣大風刮來,頓時沙塵漫天。益西達瓦下車站在路邊,指著遠處已經嚴重退化的草原,向隨行參加調研的人員說,這就是我們沒有抑制住草原鼠害的惡果。現在是老鼠越來越多,草場越來越差,牲畜越來越少,牧區經濟發展越來越滯后。我們必須要以創新的精神,務實的舉措,推進滅鼠工作,加快草原建設,推動牧區經濟加快發展。他說,在草原建設和管理上,我們要變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在石渠縣開展草原滅鼠試點,可組建草原灌溉隊,用灌溉的辦法來擠壓老鼠的活動空間。這樣既可以增加公益崗位,解決牧民就業問題,又可以恢復牧草生長,還可能減少鼠害。石渠縣要敢闖敢試,努力探索一條草原鼠害防控的新路子。
在色須鎮紅旗一村,益西達瓦來到石渠縣達龍牧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組建于2014年6月,最初由14戶、66名牧民群眾發展為現在的18戶、87名群眾,有種草技術員40名,獸防人員2名,民族服飾工藝人員12名,焊工4名,砌墻工11名。合作社成立以來,完成草原生態治理示范工程補播1300畝,開展了5個示范點1100畝的人工種草,實現銷售收入26.57萬元,牧民年人均增加收入1000多元。益西達瓦走進合作社的蔬菜大棚,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綠油油的蔬菜,蘿卜、菠菜、小白菜……品種多樣。益西達瓦高興地對合作社負責人、村長貢秋遲說,太好了!在海拔4200米、零下17度的高原,你們成功種植出了這樣高品質的蔬菜。你們在種植過程中,一定不要打農藥,要保持原生態,打響“凈土工程”品牌,這樣才有核心競爭力。走進合作社加工廠,看見生產的藏族服飾、酥油、酸奶、奶渣以及旅游小商品,益西達瓦贊不絕口。要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力爭取得QS認證,要通過“互聯網+”,拓展銷售市場,增加牧民收入,努力將合作社打造成為牧區創新發展的風向標,益西達瓦深情地講到。
調研期間,益西達瓦還來到色須寺和格孟寺,向僧尼們宣講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省委藏區工作會議和石渠縣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會議精神。他要求,廣大宗教界人士要切實把握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在政治上與達賴集團、與十四世達賴劃清界限;要嚴守教規教義,做一名持戒守法、愛國愛教的好僧人,多做有益于國家的事,多做有益于群眾的事,多做有益于社會的事,多做有益于藏傳佛教進步傳承的事。要做好表率,帶頭支持并積極引導信教群眾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
石渠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及州農業畜牧局、州政府研究室負責人和州縣農業畜牧專家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