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我省出臺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辦法

四川日報    2016年01月11日

 183個縣(市、區)劃為四大類分類指導
    將183個縣(市、區)劃分為重點開發區和市轄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扶貧開發區四大類別。對前三大類區,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環境、風險防控4方面,差異化設置指標權重
    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和生態脆弱的貧困縣,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速3項指標權重設置為0

    本網訊(記者 趙若言 陳巖)日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推進機制的意見》和《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辦法》,將全省183個縣(市、區)劃分為重點開發區和市轄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扶貧開發區四大類別,按照“十三五”時期我省發展新的目標要求,實行分類指導,突出比較優勢,實現差異化、特色化、可持續發展。
    《意見》明確按四大類別分類指導。在重點開發區和市轄區,著力發展工業強縣和服務強縣,抓好第一批14個工業強縣示范縣建設,支持每個縣發展壯大一個特色產業園區;適時擴大示范縣范圍,到2017年達到40個縣(市、區);改進工業、園區、服務業發展等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更多采用產業引導基金模式。在農產品主產區,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強縣,穩定糧食生產,集中力量抓好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在重點生態功能區,著力發展旅游經濟強縣,繼續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充分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優先推動旅游經濟發展。在扶貧開發區,著力打造脫貧致富強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牧業、鄉村旅游業,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走出一條脫貧奔康新路子。
    在不同類別的縣(市、區),改革促進機制也有不同側重。在重點開發區和市轄區,著力優化要素配置,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在農產品主產區,著力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在重點生態功能區,則著力建設生態補償機制,促進資源科學合理開發,加快發展生態經濟。在扶貧開發區,著力健全投入機制,統籌整合扶貧資源,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步伐。
    同時改進考核評價機制,實行分類考核。按照“指標一樣、權重不同”的原則,對重點開發區和市轄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三大類區,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環境、風險防控4個方面,差異化設置不同類區指標權重,建立科學、公正、公平的考核評價體系。比如,對于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和生態脆弱的貧困縣,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速3項指標權重設置為0。《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此前印發的《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辦法(試行)》同時廢止。
     
    
    
  • 上一篇:我州通過《關于推進城鄉提升戰略意見》
  • 下一篇: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傾斜“四大片區”貧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