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我州黨政代表團在宜賓市感恩致謝。

圖為我州黨政代表團在瀘州市感恩致謝。
本網訊 (記者 楊杰 文/圖)1月20至21日,州委書記劉成鳴率我州黨政代表團先后前往宜賓市和瀘州市感恩致謝,并舉行座談會共敘友誼、共話發展。大家一致表示,將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對口支援成果,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宜賓市委書記王銘暉出席宜賓甘孜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瀘州市委書記蔣輔義,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強出席瀘州甘孜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
劉成鳴在兩地座談時首先代表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協及116萬甘孜兒女,對宜賓市和瀘州市的無私真情付出和傾智傾力高尚作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他說,四年來,兩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始終把對口支援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堅決貫徹落實省委戰略部署,情牽甘孜、心系甘孜、愛獻甘孜,為助推受援縣經濟社會發展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心血。一是資金援助力度大。及時研究出臺了《對口支援項目管理制度》和《對口支援資金管理辦法》,完善資金管理細則、資金使用公示、聯合審計等制度,確保援建資金準確迅速到位,發揮最優最快效益。二是項目援助力度大。建立了信息交流、資源共享、情況通報等制度,落實項目推進責任機制,確保了項目建設有力開展。三是人才援助力度大。第二、三批援藏干部人才迅速到位,援藏干部人才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語言不通等困難,在各條戰線上積極發揮作用。四年來,廣大援藏干部人才把受援縣當故鄉,視甘孜群眾為親人,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融入高原各項事業,為甘孜發展獻計出力,他們灑落在甘孜大地的汗水澆灌了真情援助之花、民族團結之花,有力促進了受援縣經濟社會發展,對口支援碩果累累、成績斐然。
劉成鳴說,當前,我州正圍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突出脫貧奔康和長治久安兩個關鍵,統籌抓好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精心組織實施扶貧攻堅、依法治州、產業富民、交通先行、城鄉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六大戰略”,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這離不開各援建市的繼續關心支持和傾力幫助。我們真誠期盼宜賓市和瀘州市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視對口支援工作,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甘孜的發展穩定和民生改善。進一步加大項目支持力度,使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保護、基層陣地建設等項目盡快落地并發揮作用;進一步加大智力支持,在教育、衛生、旅游、現代農牧業等專業技術人才援助和培訓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進一步加大產業合作力度,探索建立政府推動、企業跟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有效機制,鼓勵支持更多企業到我州投資興業。作為受益方、合作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聯系、深化合作,共謀支援措施,科學編制好新一輪對口支援規劃;我們將堅持“輸血”和“造血”、“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相結合,積極培育特色農牧業、特色加工業、生態旅游業等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我們將充分發揮支援市的資金、技術、管理、市場優勢,充分利用好本地的資源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合作雙贏;我們將倍加珍惜支援地區的深情厚誼,把支援地區的關心支持落實好,促進兩地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王銘暉表示, “十三五”時期,是宜賓與甘孜人民奮力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有著共同的使命和任務。2016年是決戰“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新一輪援藏行動計劃的謀劃之年,宜賓將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按照“促進發展、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的總體要求,情牽兩縣、心系甘孜、愛獻甘孜,切實把對口支援工作抓緊、抓實,給予雅江、新龍人民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上的支援和幫助,以及精神上的支持與鼓舞。從盡快完成對口援建項目、協助編制藏區發展規劃、用好援建資金等方面,開展廣泛的社會合作、主體合作、優勢合作、理念合作,做好對接互動機制,挖掘優勢,在雙方努力下共同推動雅江、新龍兩縣經濟社會發展。
蔣輔義表示,瀘州將與甘孜州繼續加強交流互動,落實好各項援建任務,有針對、有實效地把援建工作做好。一是優化瀘州至甘孜稻城亞丁的航線,打造更多串飛線路,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發展;二是利用瀘州既有的市場優勢和2016年舉辦農產品交易博覽會的契機,支持援建地的農業產業發展;三是利用瀘州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帶著感情為甘孜州做好人才培養和輸送工作,為稻城和鄉城兩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甘孜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宜賓市領導呂曉莉、王劍明、蔣剛、吳勇等出席宜賓甘孜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瀘州市領導曹建國、譚紅杰、田亞東、陳劍波等出席瀘州甘孜對口支援工作座談會。
州領導趙波、杜德清、阿基布珠及雅江、新龍、鄉城、稻城四個受援縣的主要領導參加上述活動。州黨政考察團一行還到瀘州市規劃展覽館、國寶窖池、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等地,就該市城市建設、酒業發展和交通建設等進行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