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徐莉莎 鐘振宇
“兩天時間遠遠不夠,我們還想再來!”6月24日一早,在甘孜稻城亞丁機場,回成都的航班就要起飛,德國駐成都總領事施恪依依不舍。
6月22日至24日,省外僑辦組織以色列、德國、澳大利亞、泰國等10國總領事及官員代表赴甘孜藏族自治州考察,進農場、訪牧民,參觀景區、醫院和學校,領事官員們看發展、聽民聲。
這是我省組織的第二次“外國領團藏區行”,除了駐蓉領事官員,還有駐重慶、昆明的領事官員參加。
贊旅游文化:甘孜美不勝收
嶙峋的怪石、星羅棋布的海子、茵茵的高山草甸,一路上,領事官員們盡情觀賞、拍照。
6月23日,他們來到被稱為“水藍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凈土”的亞丁景區。站在開滿鮮花的高山草甸上,云朵漸漸散去,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雪山露出潔白的山巔。聽說三座神山很難見到,加拿大駐重慶總領事館領事劉大為直呼“運氣好”。“我到過很多地方,這樣不經修飾、原汁原味的圣地凈土還是第一次見。你們如何同時做到景區開發和保護呢?”泰國駐成都總領事潘媞葩提問。“開發時盡量減少開挖,施工中影響的植被在完工后及時恢復。景區內不設餐飲,游客必須換乘環保觀光車才能進入景區。”當地官員一邊介紹,一邊指了指領事官員們腳下的鋼網格棧道。棧道下,流水從草甸上淌過,“這樣不會影響動物的出行通道,而且太陽可以直接照射在棧道下方,盡量不改變自然界的現狀。”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經濟領事百健笑著說,“這就是可持續發展吧!”
這樣的旅游資源,領事官員們顯然不會獨享。在與甘孜州副州長葛寧見面時,施恪“反客為主”發出邀請:“希望你們明年3月能來德國柏林參加旅游博覽會,推介甘孜旅游。”捷克駐成都總領事諾子博也表示,捷克人喜歡山地運動和遠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捷克人來甘孜州旅游觀光。
在香格里拉重點寄宿制學校,領事官員們走進一間教室,四年級的孩子們正在上藏文課。這讓劉大為很意外,“普通學校有漢語、藏語雙語教學,沒想到藏族的語言也被大力傳承著。”“我們看到甘孜州在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潘媞葩認為,正因如此,才讓甘孜州如此美不勝收。
贊精準扶貧:百姓生活富足
四川藏區百姓的生活怎么樣?政府的扶貧工作是否見效?兩天的行程中,一半以上的考察點都和藏區百姓的生產生活有關。
位于理塘縣雄壩鄉的圣地農莊專業合作社是樂山對口援藏項目。還有20多天,大棚里的第一批夏草莓就要運往北京。因為錯峰上市,這些草莓可以賣到160元一公斤。廣袤的農莊和高價值的農產品引起了百健的注意。得知農莊土地流轉自當地農民,又雇傭本地群眾進場務工,增加了農戶收入,他連連稱贊。波蘭駐成都總領事卡夏拋出“橄欖枝”,邀請甘孜的學生到波蘭的農業大學學習,幫助甘孜州進一步發展農業。
在香格里拉重點寄宿制學校,領事官員們了解到,該校558名學生,吃、住、學習在學校,徹底改善了周邊藏族學生需要跋山涉水走讀上學的惡劣條件,而學生們免交生活費、住宿費和學雜費。
在香格里拉鎮中藏衛生院,他們向院長詢問起醫療情況。“老百姓看病怎么收費?”“掛號費5毛錢,可以管3天。全鎮2827人100%參與了新農合醫保,看病基本不花錢。”聽完院長的介紹,劉大為很震撼,“我想象中的藏區是很貧窮的,但這兩天我看到牧民的房子大,百姓看病不貴,孩子上學不花錢,當地政府的扶貧工作很有成效。”
作為此次藏區行的團長,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藍天銘表示,“有幸目睹藏區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
澳大利亞駐成都副總領事白天偉看中了當地扶貧發展的機遇,他表示,期待能與甘孜州在農業、教育、旅游方面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