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四川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開局之年,也是四川省首批貧困縣退出的決勝之年。
近日,記者從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上半年,四川省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全省脫貧摘帽目標預計能夠如期實現。
全省合力
壓緊壓實攻堅責任
作為脫貧攻堅的首戰,四川省提出5個貧困縣、2350個貧困村、105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目標,意味著開局即是決戰,起步就得沖刺。半年來,四川省層層壓緊壓實攻堅責任,進一步完善政府、市場、社會合力扶貧大格局。
責任“實”在何處?
6月22日,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今年計劃脫貧摘帽的5個貧困縣所屬的南充市、廣安市,由書記發言,立下“軍令狀”。
立下“軍令狀”,正是四川省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的具體體現。去年12月底,四川省成立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到今年初,全省從上到下都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將年度脫貧任務逐項分解到縣到村。
確保脫貧攻堅責任壓緊壓實,四川省總體形成督查考評的高壓態勢。
今年4月、5月,由40位省級領導和48位廳級領導帶隊,省市兩級聯動對全省11501個貧困村全面開展了第4次全省脫貧攻堅大督導,有力推動了脫貧政策措施落地。
在明的督導基礎上,暗訪督查同步開展。今年5月,省脫貧辦派出工作組分赴廣安區、前鋒區、華鎣市、南部縣、蓬安縣和自貢市進行了暗訪,并形成了報告。
此外,各級各部門還開展了檢查評估、執法檢查、綜合督查等工作,持續壓緊壓實。
廣安區131個貧困村于今年6月全面推行精準扶貧痕跡化管理,使脫貧攻堅監管服務有章可循、責任追究有據可查、獎罰有據可依。
作為扶貧職能部門,省扶貧移民工作局全程參與并做好了省級層面各項督查調研的組織協調工作,有力傳遞了脫貧攻堅壓力,促進精準落實。
層層責任落實,全省各界齊上陣,上半年,市場和社會力量不斷加入,與政府一道合奏脫貧攻堅“交響曲”。
消化去年成功經驗,今年扶貧日系列活動于年初就宣告啟動,將貫穿全年。團省委、省婦聯、省殘聯等部門結合職能,開展了青春扶貧行動、巾幗脫貧行動、助行關愛行動等系列扶貧行動。“萬企幫萬村”民營企業精準扶貧行動、“結對認親、愛心扶貧”大型公益活動和扶貧志愿者行動等也廣泛開展。
立體布局
“3+10+N”政策體系精準落地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脫貧攻堅大會,完成了四川省“3+10+N”的脫貧攻堅網狀工作擺布。今年初,由10大扶貧專項方案派生出的年度“操作手冊”——17個扶貧專項方案2016年度計劃出爐,脫貧攻堅網狀工作擺布更加立體,更加精準。
強化政策落實,上半年,四川省扎實推進17個扶貧年度計劃。省直有關部門制定并實施了17個扶貧年度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計劃投入各類扶貧資金共1181億元。
為準確掌握17個扶貧年度工作計劃實施進度,省脫貧辦還建立實施進度監測機制,采取快報、季報等方式掌握推進情況。目前已下達中央和省級各類資金610億元。其中,中央和省級財政預算資金已下達399.20億元。
強化精準施策,以產業扶貧為抓手,四川省編制完成11501個貧困村的產業脫貧規劃,在每個貧困村設立產業扶持周轉金。靠著這筆周轉金,華鎣市華龍街道辦事處東方村貧困村民張建軍買來魚苗、家禽和100株茵紅李樹苗、核桃苗,首批家禽已經上市,樹苗和核桃苗預計一兩年后也將上市銷售。
推進精準扶貧工程。認真落實國務院扶貧辦部署的“十大扶貧工程”,四川省在上半年著力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精準滴灌貧困戶。南江縣南江鎮金碑村貧困戶龍富程就是扶貧小額信貸的受益者,通過一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龍富程發展起養雞、養魚、種茶樹等小規模種養業,脫貧在望。
目前,四川省累計17.8萬戶貧困戶獲得小額信貸支持,貸款金額達30.42億元,其中上半年新增貸款貧困戶24857戶、發放貸款5.22億元。人民銀行成都分行推出了“扶貧再貸款+扶貧小額信貸”模式;農行四川省分行在87個縣完成4.5萬貧困戶評級,授信5.8億元。
此外,雨露計劃、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等精準扶貧工程也在有序推進。
重點突出
聚焦“四大片區”主戰場
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后,4位省領導分赴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秦巴山區和烏蒙山區“四大片區”,召開“四大片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足見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更折射出‘四大片區’在四川省脫貧攻堅決戰中的主戰場地位。”省扶貧移民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四川省堅持扶貧資金、項目、資源向“四大片區”聚集,向今年計劃摘帽的貧困縣和貧困村、計劃脫貧的貧困戶聚集。
彝區“十項扶貧工程”,全年計劃投入93.27億元,實施46個大項88個小項建設任務,彝家新寨250個村全面啟動建設。今年,省財政進一步提高彝家新寨建設補助標準。貧困村公共服務設施和村內道路建設一般貧困村由每村200萬元提高到250萬元、極度貧困村由每村350萬元提高到400萬元。此外,教育扶貧也在彝區生根,大小涼山彝區13縣開辦幼教點1857個,招收幼兒7.62萬余人。
大力開展藏區“六項民生工程計劃”,計劃投入資金60.9億元,較去年增加約8億元,截至6月底已到位資金39億元。在甘孜州鄉城縣,以整村推進、新村建設為抓手,上半年實施扶貧項目208個,其中涉及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78個,整合資金5869萬元,全縣基本實現水、電、路、通訊等全覆蓋。
持續推進秦巴山區、烏蒙山區連片扶貧攻堅。今年,秦巴山區計劃要脫貧46.2萬人,退出1000個村,分別占全省的44%和42.6%,特別是首批脫貧摘帽的廣安市廣安區、前鋒區、華鎣市和南充市南部縣、蓬安縣都在秦巴山區,時間緊,任務重。
“確保貧困發生率降至2.6%,摘掉秦巴山區貧困縣帽子!”蓬安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訪談
用好用活政策 確保年度目標實現
——訪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張谷
總結上半年經驗,展望下半年工作,四川省脫貧攻堅還存在哪些短板?又將如何著力?近日,記者對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移民局局長張谷進行了專訪。
半年四大因素給力
記者:上半年四川省脫貧攻堅取得良好開局,有哪些原因?
張谷:上半年,綜合省上脫貧攻堅專項督導、檢查評估、暗訪督查和各地情況報告,今年全省5個貧困縣、2350個貧困村、105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目標預計能夠如期實現,這主要得益于四個方面。一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密集組織開展脫貧攻堅督查督導、檢查評估,持續傳遞壓力,有力推動年度任務落地。二是省直各部門通力協作,拿出過硬措施和真金白銀,有效實施了各類脫貧工程。三是各地黨委政府擔當作為,統籌扶貧資金、項目、力量強化保障,實打實地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四是各級干部真抓實干,真心實意解決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記者:目前四川省脫貧攻堅工作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張谷:四川省脫貧攻堅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階段性問題。比如各地產業扶貧發展機制需進一步健全,市場主體作用還需進一步發揮,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完善,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基礎不夠牢固。各地對易地扶貧搬遷、金融扶貧等政策理解還不夠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使用扶貧資金、實施脫貧項目不夠精準的問題。
下半年九個方面發力
記者:補齊這些短板,四川省如何發力?
張谷:產業方面,我們準備在8月底前摸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產業扶持基本情況,抓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包括工商資本帶動脫貧戶脫貧增收工作,搭建省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企業+貧困村合作社的合作平臺。
針對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從7月開始,省直有關部門牽頭,重點對縣級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縣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貧困村第一書記以及具體工作人員分類分期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易地扶貧搬遷、涉農資金整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醫療救助、扶貧小額信貸等。還將組織脫貧政策宣傳小分隊、制發脫貧政策“明白卡”“口袋書”、填寫《扶貧手冊》等,進村入戶向貧困群眾宣傳講解好脫貧政策。
記者:下半年將著力推進哪些重點工作?
張谷:今年下半年,要著重抓好包括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就業扶貧、金融扶貧、醫療救助、低保兜底、教育扶貧、生態扶貧、貧困村集體經濟、交通扶貧等在內的9項工作。
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方面,接下來要下發加強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通知,建立檢查通報和督查考核工作機制,加快實施進度。金融扶貧方面,要大力推動金融服務到村到戶到人,抓實“扶貧再貸款+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完善優化扶貧小額信貸操作標準和流程,5個計劃脫貧摘帽縣在年內實現全覆蓋。
此外,下半年我們還將重點對2350個貧困村開展檢查評估,加大力度傳導片區外脫貧攻堅壓力。9月底前將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行業扶貧資金全部下達到計劃脫貧摘帽的貧困縣和貧困村。建立脫貧攻堅信息化動態監管平臺,增強“六有”平臺動態監管功能,加強信息數據對接、推進扶貧與統計、民政、人社、住建、公安、教育、衛計等部門數據互聯共享,完善平臺功能模塊。(王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