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見習記者 張嗥)7月11至12日,政協第十二屆甘孜州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康定召開。會議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州政協主席易凡出席會議并講話。州委常委、州委農工委主任楊凱,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德明應邀出席會議。會議分別由州政協副主席劉昌澤,副主席周冬秀、蔣秀英主持。
會上,州人民政府通報“全州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情況;州政協常委、委員圍繞“全州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大會發言,對我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與會人還圍繞會議主題進行分組討論踴躍發言,實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意見。
易凡指出,生態問題既是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發展和民生問題。我州地處 “三江源”地區,素有“中華水塔”之稱,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功能補給區,也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州委、州政府立足“十三五”發展,總結正反經驗,牢固樹立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理念,鮮明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確立建設國家主體功能區和生態文明示范區,制造綠色消費,創造綠色業態,實現綠色增長,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易凡強調,全州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深刻認識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確保國家生態安全的必然要求,是破除資源環境“瓶頸”約束、實現脫貧奔康和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滿足全州人民最基本生存發展需求、順應群眾熱切期盼的善治德政。要站在實踐廣度,樹立生態價值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政績觀、生態系統觀、生態法制觀、生態民生觀的“六大觀念”,科學處理總體部署和實現路徑、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治標與治本、全球視野和地方實踐的“四大關系”,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和實現路徑,深刻領悟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刻內涵;站在發展高度,以制度建設提綱挈領,實現頂層設計與重點突破相結合,著力構建生態文化宣教、生態環境修復、資源有償使用、生態文明法規體系、生態文明建設人才、生態市場建設、政府生態履職、創新驅動等機制,切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有序、健康地向前推進。
易凡要求,全州各級政協組織要發揮大團結功能,動員和組織廣大政協委員自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團結各界人士為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奮斗,切實為生態文明建設發揮決策協商、民主監督、建言資政等、提案推動、反映和社情民意職能作用。
會議期間,四川省社科院學術顧問杜受祜為十二屆甘孜州政協常委作了題為“綠色發展與決勝全面小康”的專題講座。
各縣政協主席、不是州政協常委的州政協副秘書長、州政協各委室主任、副主任、各專委會兼職和特邀副主任、派駐紀檢組長列席會議。
本次會議還特別邀請了在康部分省政協委員、州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基層群眾代表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