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呂訊)日前,國家旅游局修訂了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根據新標準,對旅游扶貧效果好的景區,在申報5A級評定時可適當加分。
景區是旅游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費的集中場所,許多5A級景區都處于農村或欠發達貧困地區。近年來,5A級景區在帶動旅游扶貧方面效果顯著,“開發一個景區,致富一方百姓”“一人參與景區服務,一戶實現根本脫貧”的例子不勝枚舉。據不完全統計,一個5A級景區可以輻射帶動周邊上百平方公里的農村脫貧致富,帶動當地農民年人均增收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
為進一步發揮景區在脫貧攻堅中的輻射帶動作用,國家旅游局將促進旅游扶貧與推動景區發展有機結合。凡旅游扶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景區,在申報5A級評定時,可以優先納入工作程序并給予適當加分獎勵,以此鼓勵景區投入到扶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中,使景區成為帶動周邊農民精準扶貧、增收致富的新生力量。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則認為,從物權法來講,很多景區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或者農村耕地,農民本身具有獲得參與和分享收益的權利,因此國家旅游局的這項激勵措施,可以鼓勵景區讓農民更多地參與到旅游開發中來,分享旅游開發的成果。
旅游資源大省四川,目前有10個5A級景區,其中多個地處秦巴山區、高原藏區等重點扶貧區域和民族地區。四川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鄭學炳說,富民增收是發展旅游業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A級景區尤其是5A級景區更應該在扶貧攻堅、富民增收方面發揮帶動和示范作用。近年來,四川通過發展旅游帶動農民致富的行政村已超過5000個,帶動800余萬農民直接或間接受益。通過景區帶動周邊貧困村脫貧已成為四川旅游扶貧的重要模式,阿壩州的九寨溝、黃龍、汶川特別旅游區和綿陽市的北川羌城旅游區已成為5A景區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百姓增收致富的典范。
目前,四川省正在創建中的5A級景區涉及甘孜州稻城縣、海螺溝景區和巴中市南江縣、南充市儀隴縣、雅安市雨城區等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以及蘆山地震震區。四川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正在研究制定旅游景區在扶貧方面的相關標準,力爭讓旅游產業為扶貧攻堅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