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黃大海 王域西)7月22日,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今年我省向“四大片區”傾斜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3813.3公頃,占全省年度計劃的69%。
通過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農村土地整治和地質災害避讓搬遷等國土資源扶貧政策,上半年省國土廳從項目、資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全力助推精準脫貧,將66個土地整理項目納入國土資源扶貧計劃,已撥付資金8.8億元。
拓展貧困地區增減掛鉤節余指標使用范圍。今年初,巴中市將300公頃增減掛鉤結余指標以每公頃442.5萬元的價格流轉給成都高新區,成為全國第一個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存量增減掛鉤指標的地區。
下半年,我省將繼續用好用活國土資源政策,發揮增減掛鉤、土地整治、地災避險搬遷三大工程項目的作用,探索占補平衡指標、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等在更大范圍內流轉。
“四大片區”
去年9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 《四川省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專項方案》等10個扶貧專項方案通知,標志著我省扶貧攻堅操作手冊正式出爐。方案明確扶貧范圍以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四大片區88個縣為重點區域,主要以11501個貧困村、497.65萬農村貧困人口或其中的部分特殊群體為主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