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建檔貧困人口將不再為醫療費用犯愁

四川日報    2016年08月25日

全省各級財政代繳參保費用,實施“八免五補助”,住院先診療后付費
    ●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部門按各統籌地區的最低檔次繳費標準給予全額代繳
    ●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八免五補助”,將其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住院實行先診療后結算制度
    本網訊(石小宏)通過財政補貼,實現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員參保。到2020年,確保個人承擔合規住院醫療費用比例不超過10%,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近日,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民政廳、省扶貧移民局等五個部門聯合出臺《四川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實施方案》,著力從醫療保障上解除貧困人群的后顧之憂。
財政代繳貧困人口參保費用
《實施方案》要求,從辦理2017年基本醫保參保繳費起,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部門按各統籌地區制定的最低檔次繳費標準給予全額代繳,所需經費由縣級財政納入公共預算統籌安排,省和市(州)財政給予補助。縣級扶貧部門按最新識別結果,向相關經辦機構提供花名冊,同時向財政部門提供建檔立卡人口數據,由經辦機構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辦理參保(合)手續,確保參保率達到100%。
    今年中央和省財政新增的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人均財政補助 36元中,26元按全省參保(合)人數分配,10元按省扶貧移民局精準識別認定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配,專項用于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傾斜支付,對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剩余的政策范圍內的住院醫療費用,由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經辦機構給予全額報銷。同時,擴大門診特殊疾病管理病種范圍,結合基金承受能力逐步提高報銷額度。將康復綜合評定、吞咽功能障礙檢查等20種新增康復項目納入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支付范圍。將因病致(返)貧的重點疾病作為主攻方向,先期選擇疾病負擔重、社會影響大、治療效果確切的9種大病(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實行病種付費。
住院治療實行先診療后結算
    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八免五補助”,即就診免收一般診療費、免收院內會診費、免費開展貧困白內障復明手術項目、免費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免費提供婦幼健康服務、免費巡回醫療服務、免費藥物治療包蟲病患者;對手術治療包蟲病患者按2.5萬元/人給予補助,對貧困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給予補助,對0-6歲貧困殘疾兒童進行手術、康復訓練和輔具適配按平均3萬元/人給予補助,對晚期血吸蟲病人按5000元/人·年給予補助,對貧困人口大骨節病患者按700元/人·年給予補助。
    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對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長期門診治療,導致自負費用較高的,給予門診救助。對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建卡貧困人口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費用,對經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大病保險、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及商業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負擔費用,在年度救助限額內給予救助。
    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實行先診療后結算制度,不繳納住院預付款。定點醫療機構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診療結束后由定點醫療機構與醫保、醫療救助等經辦機構直接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付醫療費用。
 
  • 上一篇:​永久基本農田將占耕地面積80%以上
  • 下一篇:我省出臺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9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