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無戶口適齡兒童可先入學后辦戶口

四川日報    2016年08月29日

我省加強和規范人口登記管理工作
    本網訊(劉宏順)教育部門要保障無戶口或暫未辦理戶口登記的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必要時可以先辦理入學后辦理戶口登記手續,這是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的《關于加強和規范人口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的要求。《通知》同時要求,全省要切實做好無戶口人員清理登記落戶、全面清理核查死亡應銷未銷戶口人員。
    八類無戶口人員底數務必摸清
    摸清無戶口人員底數,是給無戶口人員落戶的首要問題。《通知》要求,以下八類無戶口人員的基本情況務必并逐一登記造冊: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無戶口人員;未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無戶口人員;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無戶口人員;被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后戶口被注銷人員;農村地區因婚嫁被注銷原籍戶口的人員;戶口遷移證件遺失或者超過有效期限造成的無戶口人員;我國公民與外國人、無國籍人非婚生育的無戶口人員;其他無戶口人員。
    為方便無戶人員上戶,《通知》要求,對計劃外生育、非婚生育的無戶口人員,只要相關材料真實有效、手續齊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公安部門要及時辦理戶口登記,并于一個月內通報衛生計生部門;對無法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無戶口人員,公安部門要根據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鑒定證明和相關材料,及時辦理戶口登記。《通知》同時要求,除公安部門外,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形成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工作合力,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教育部門要保障無戶口或暫未辦理戶口登記的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必要時可以先辦理入學后辦理戶口登記手續。衛生計生部門要向各地提供足額的《出生醫學證明》,確保及時向新生嬰兒依法出具證明材料。
    建立信息互通機制防止“吃空餉”
    受各種因素影響,當前我省一些地方群眾不主動申報甚至隱瞞家庭成員死亡的問題較為突出,全省死亡未注銷戶口人員數量較大,造成我省戶籍人口基礎統計數據不準確。
    為全面清理核查本地死亡應銷未銷戶口人員,《通知》明確今后各級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衛生計生等部門要建立信息互通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辦理死亡人員喪葬補貼時要將死亡人員信息通報公安部門,民政部門要向公安部門通報年度火化死亡人員情況,衛生計生部門要及時掌握并向公安、民政部門通報在醫療機構死亡人員情況,公安部門要及時將死亡注銷戶口人員情況通報上述相關部門,堅決防止出現“吃空餉”、騙領冒領養老金和補貼等問題。
    年底前除成都外進城落戶“零門檻”
    《通知》要求,各地要在2016年底前,細化和出臺本地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及相關配套措施,落實全省除成都市外全面放開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落戶限制的要求,確保進城落戶“零門檻”、公共服務同保障。同時,合理引導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優先解決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在城鎮落戶問題。鼓勵已經在城鎮購房的農業人口辦理戶口遷移,并可根據購房價格按比例給予一定的落戶補助;鼓勵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學生將戶口遷入學校的城鎮居民集體戶;全面放開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城鎮落戶限制。《通知》還明確要規范財政供養人員戶口登記。各地要對公務員和參公管理人員、機關事業編制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及其他財政供養人員的戶口登記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核查,發現上述人員戶口登記仍在其原籍地農村且戶口類別為農業戶口的,要督促其按規定及時辦理戶籍遷移,將其戶口從原籍地農村遷移到工作地或居住地,轉為城鎮居民戶口。
    
  • 上一篇:省政協全力推進“我為扶貧攻堅做件事”活動
  • 下一篇: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