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我省“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出爐

四川日報    2016年09月01日

 5年再增9個森林城市
    本網訊(王成棟)到2020年,我省在實現森林覆蓋率達40%的基礎上,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在去年底的基礎上增加9個,達到25個,并布局森林鄉鎮和森林公園各200個。8月31日,省林業廳公布《四川省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通過林業生態建設,在遏制生態惡化趨勢的同時改善人居環境。
    在建設任務和具體措施上,今后5年,我省將鎖定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經營、生態公共服務等十大任務,重點實施長江上游沿江生態廊道修復與保護、人居環境綠化、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十大工程,初步建成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與以往林業建設“主戰場”設在鄉村不同,《規劃》提出,要堅持城鄉一體綠化、通過生態建設與修復,改善城鄉環境,主要是打造森林城市群。具體思路是,修復城市生態、保護城區山體和濕地,并通過水系、道路綠化等打通城市間生態聯系,形成森林城市群。今后5年內,我省森林公園建設的重點區域主要位于城市周邊,首次提出建設的森林鄉鎮則主要位于城市之間的居民點。
    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相關標準,在我國南方地區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城市所在地森林覆蓋率要達到40%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目前,全川已創建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16個,另有各級森林公園127個?!兑巹潯愤€提出,結合各地扶貧需求,在具體的造林綠化、防沙治沙、荒漠化治理等工程實施中布局全省林業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省林業年產值邁過 5000億元大關,農民人均林業收入達到1600元。
 
    相關新聞
    唯有濕地面積“保持不變”,為何?
    我省林業“十三五”規劃發布,確定24個林業建設指標
     ●“濕地保護與恢復”首次入圍省級林業規劃,四川擁有濕地類型總面積位居全國前列,2020年目標值與2015年底保有量一樣,為2500萬畝
     ●與2007年首次濕地調查相比,全省大于1500畝的濕地斑塊減少了9267畝,面積年萎縮率為0.55%,68%的濕地呈萎縮退化狀態
     ●為遏制濕地的退化,今后五年,我省要新建濕地公園60個、保護小區10個,新增濕地保護面積7.5萬畝
    ■本網記者 王成棟
    8月31日,省林業廳發布《四川省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濕地保護與恢復”列入《規劃》提出的十大工程中,這是該項工程首次入圍省級林業規劃。但記者發現,在《規劃》給出的24項建設指標中,唯有濕地保有量一欄沒有變動。換言之,2020年目標值與2015年底的既有面積一致,均為2500萬畝。
    四川擁有除灘涂濕地外所有的濕地類型,總面積位居全國前列,為何今后五年濕地面積卻“駐足不前”?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和專家。
    現狀 自然濕地保護率僅55%
  過去五年,我省新建和完善濕地公園43個。截至去年底,全省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5%。這意味著,有45%的天然濕地保護力度不足。
    這一數據并不讓人意外。2014年,省林業廳公布全省第二次濕地調查結果同樣不讓人樂觀:與七年前的第一次濕地調查相比,全省大于1500畝的濕地斑塊減少了9267畝,濕地面積年萎縮率為0.55%,68%的濕地呈萎縮退化狀態。“考慮到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加劇等因素,我們的方針是先保護、后恢復。”省林業廳濕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無論是若爾蓋為代表的高原濕地還是其他地區的河流庫塘濕地,就現狀而言,“穩住陣腳”是第一要務。
    一邊是大范圍退化,另一邊則是治理恢復難。“濕地恢復要考慮水生物系統、濕地調節功能等方面的恢復,更要考慮會不會出現治理反彈。”該負責人表示,考慮到濕地生態系統的獨特性,退化的濕地想要恢復絕非朝夕之功,“最理想的狀態下,沒個十年八年想要把一塊退化濕地治理好,基本沒可能。”
    對策 從經濟入手抑制開發沖動
    該如何遏制濕地的退化?《規劃》給出路徑:今后五年,我省要新建濕地公園60個、保護小區10個,新增濕地保護面積7.5萬畝。還將在大若爾蓋地區(包含若爾蓋、阿壩、紅原、壤塘、松潘等縣)建設生態監測站點,開展濕地水位維持及恢復、植被恢復、鼠蟲害防治和沙化治理。“這些工程措施是治標,好的政策才是治本。”省林業廳野保處處長王鴻嘉認為,在進行濕地修復的同時,相關改革要跟上。他說,濕地保護的核心就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尤其是處理好濕地保護與地方政府和原住民經濟訴求的關系。
    省林業廳濕地中心主任唐榮華透露,在抑制政府開發沖動方面,2014年以來,我省已陸續將濕地紅線劃到具體地塊,并明確地方政府和管護主體的責任。省林業廳正在加緊制定省級重要濕地認定辦法,將生態功能突出的典型濕地納入省重要濕地名錄管理,強化保護、優先修復。
    在滿足原住民經濟訴求方面,我省也已開始探索。2015年起,四川在甘孜州理塘縣開展濕地補償試點。退牧還濕農戶每畝每年可獲25元補助,當年當地即完成退牧0.56萬畝。“還嘗試聘請當地農戶做濕地管理員,確保他們的收入和濕地面積只增不減。”“我們爭取在‘十三五’把濕地補償政策推廣到全省,減少人為因素對濕地的干擾。”唐榮華說,目前相關補償政策正在加緊制定。
 
  • 上一篇:​王東明赴南充市儀隴縣南部縣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 下一篇:四川等7省市新設自貿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