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四川自貿試驗區獲批

中國新聞網    2016年09月07日

3到5年建成引領西部的動能轉換區
  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擴容的靴子終于落地。
  日前,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三年后,自貿試驗區第二次擴容,數量也由第二批的三個增加到七個。
  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本次新設立的7個自貿試驗區各具特色、各有側重,四川主要落實中央關于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以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成都就被定位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因此,成都設立自貿區既肩負落實國家要求重任,又高度契合國家戰略。
  作為四川自貿區的“主戰場”,成都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引領西部大開發的動能轉換區,融入“一帶一路”的國際裝備制造與產能合作區,探索中國與歐盟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開放先行區,對接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壓力測試區,整合全球創新要素的創新創業集聚區和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綜合改革區。
  定位
  加大城市開放力度 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本次新設立的7個自貿試驗區各具特色、各有側重,四川主要落實中央關于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以及建設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的要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實現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成都就被定位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因此,成都設立自貿區既肩負落實國家要求重任,又高度契合國家戰略。
  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分析道:“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嚴峻復雜,全球貿易體系正在重構之中,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原有4個自貿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立包括四川成都在內的7個自貿試驗區,對于我國進一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四川成都創建內陸自貿試驗區的總體思路是: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為目標,發揮成都“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作用和向西向南“貿易走廊”的地緣優勢,立足內陸服務全國,承東啟西輻射亞歐,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新模式,促進內陸地區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培育內陸地區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引領西部大開發的動能轉換區,融入“一帶一路”的國際裝備制造與產能合作區。
  位置
  四川自貿區在哪兒? 主體在成都天府新區占重要位置
  四川自貿試驗區獲批之后,市民最受關心的問題,無疑是四川自貿試驗區的總體方案進展。對此,成都市相關負責人透露,四川自貿試驗區的具體方案和細化條件都還在研究中,可以確定的是主體肯定在成都,面積則將在參考第二批自貿試驗區的面積基礎上有所差異化。
  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天府新區是國家級新區,按照商務部要求,新設的自貿試驗區,將繼續依托現有經國務院批準的新區、園區,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進一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因此,在四川自貿試驗區中,天府新區將會占據重要的位置。
  與前兩批自貿試驗區不同的是,本批自貿試驗區以內陸城市為主。四川同樣如此,不沿邊、不靠海,如何找準自己的獨特定位?
  成都市相關負責人認為,對于四川這樣的內陸自貿試驗區來說,投資貿易很重要。“總體來說,自貿試驗區就是我們要主動開放、主動與國際貿易接軌,提高效率吸引高端投資、高端貿易、高端服務。”因此,四川自貿試驗區的方案中也會有關于貿易服務的優化和促進,以及高端貿易服務業的優化引進內容。
  此外,自貿區建設也要走出不同的路。比如,在通道建設上,應更注重發揮航空和國際鐵路樞紐的作用;在開放方向上,向南向西是重點;在產業上,發展服務貿易有后發優勢。四川還要加大改革的力度,通過制度紅利來凸顯開放和發展優勢。
  該負責人介紹,以先行先試探索中歐服務貿易自由化為例,四川成都自貿區設立,將抓住我國與歐盟經貿合作歷史最好機遇期,發揮國家布局在蓉的中法、中德等開放合作平臺作用,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市場開放,打造中歐創新合作載體平臺,開啟對歐開放合作新格局。
    便利
  海淘、出境游將有政策“紅利”
  老百姓足不出戶享受全球化服務

  自貿區獲批后,老百姓能從中得到啥福利?2015年,普華永道作為第三方機構參與了成都市推廣上海自貿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成果評估工作。“我們觀察到成都市按照國務院和四川省總體部署,圍繞事中事后監管、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重要領域,全面推廣上海自貿區可復制經驗確保改革試點經驗生根落地、釋放紅利。在復制上海成功經驗的基礎之上,成都市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努力為在蓉投資企業和本土企業營造更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成效初步顯現。”普華永道成都分公司合伙人徐聞說。
  值得一提的是,徐聞還介紹了自貿試驗區將給成都企業和百姓帶來諸多便利。
  比如利用自貿試驗區的“保稅商品展示交易平臺”,可以購買到比國內商場更便宜的國際大牌正品;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配合相關支撐體系,消費者就可以直接“海淘”,價格還會更便宜;老百姓能夠獲得更多與國際接軌的理財產品、更多海外投資機會、更好的投資和理財服務,個人理財會更加多元化;隨著出境游資質的放寬,一些國際知名的旅行社會到自貿試驗區來開展業務,老百姓會享受到更多高端訂制化的產品和服務,旅游更加便利;從現有自貿區經驗看,自貿試驗區運營后,企業注冊都將呈現井噴式增長,這些新企業需要招聘員工,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
  亮點
  自貿區方案涉及六大方向
  3至5年建成西部動能轉換區

  那么,四川自貿區的方案究竟涉及哪些方面?
  “四川自貿試驗區獲批之后,接下來就是要根據中央精神完善細化方案之后,再遞交中央形成一個可以實施的方案。”相關負責人說,自貿試驗區是一個改革高地而非政策高地,“方案涉及到的具體政策實施落地,還需要取得中央的授權、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
  據了解,目前四川省提交的方案中主要提及六大方向,涉及一百多條改革措施。“最終會形成怎樣的方案還無法定論,但總體來看肯定是結合四川自身改革的需求、對其他自貿區經驗的復制借鑒推廣成績以及中央需要改革試驗的方向。”該負責人稱,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適應四川本土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的需要,滿足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需求,這些將是政府爭取政策的基礎。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商務部將采取集中指導與專項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盡快會同獲批自貿區的省市和部門,研究完善新設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履行必要審核程序后實施。成都市將按照中央、省市總體部署,抓緊形成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送審報批。
  成都目前的《總體方案》勾勒了未來的成都新顏: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引領西部大開發的動能轉換區,融入“一帶一路”的國際裝備制造與產能合作區,探索中國與歐盟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開放先行區,對接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壓力測試區,整合全球創新要素的創新創業集聚區和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綜合改革區。
    延伸閱讀
  自貿區緣何花落四川?
  不等不靠推進改革復制推廣走在前列

  國內多個地區都在爭取第三批自貿試驗區名額,僅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10余個省市提出申建自貿區。為何最終四川闖關成功?
  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四川本身綜合實力居西部首位,利用外資、引進國內省外企業投資、外資金融機構數均居中西部前列等因素之外,更是考慮到了四川此前復制推廣其他自貿區的成績。
  早在2014年上半年,四川就依托成都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在全國率先啟動學習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半年后推廣復制在全省全面展開。2015年初,國務院正式發文要求在全國范圍或海關特殊監管區推廣35項上海自貿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四川又隨即迅速形成工作方案,并積極部署實施。截至目前,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制度創新、檢驗檢疫制度創新、金融等5大領域27項改革事項全部完成。
  外資投資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通關時間較改革前平均縮短70%以上,銀行辦理大宗商品衍生品柜臺交易涉及的結售匯業務等在全省落地推廣……
  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3年起,爭創自貿區成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全局性大事。在申辦過程中,成都市堅持“邊申報、邊探索、邊改革”的總體思路,不等不靠推進改革創新,復制推廣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學習借鑒自貿試驗區8個“最佳實踐案例”改革成效明顯。今年3月,成都市再次根據新的形勢和深化研究成果形成《申報方案(完善提升稿)》并報送國務院在8大重點領域提出了160余項改革舉措。
  在這份《方案》中,四川成都創建內陸自貿試驗區的總體思路非常清晰:即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為目標,發揮成都“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作用和向西向南“貿易走廊”的地緣優勢,立足內陸服務全國,承東啟西輻射亞歐,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新模式,促進內陸地區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培育內陸地區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殷航)
  • 上一篇:​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正式下調 
  • 下一篇:重大決策違反法定程序追責行政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