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縣馬尼干戈鎮推進百鎮試點建設紀實

州委書記劉成鳴視察馬尼干戈集鎮建設。 (記者 楊杰 攝)
一棟棟整齊的藏式住宅樓、一盞盞明亮的街燈、一條條硬化的柏油路……這是記者在馬尼干戈鎮看到的喜人景象。9月10日,記者跟隨州、縣住建局參會人員,在現場觀摩德格縣馬尼干戈集鎮建設。這里的變化令人驚喜:剛鋪過瀝青的街面寬敞整潔,新建成的農貿市場商賈云集,環境優美的廣場人流如潮……隨著馬尼干戈鎮百鎮試點建設的有序開展,馬尼干戈鎮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在嬗變,讓老百姓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水更清了,天更藍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各參會人員嘖嘖稱贊這里的蝶變。近幾年,德格縣緊緊圍繞“做大縣城、做特集鎮、,完善基礎設施,培育壯大產業”的思路,拉框架、布項目、完功能、提品位,統籌城鄉,奮力打造城鄉居民宜居宜業環境,加速推進集鎮試點建設進程。
■記者 陳斌
扮靚集鎮 老街新顏塑形象
馬尼干戈鎮地處川藏國道317與省道217交匯處,轄馬尼、措巴、雪珂、洞真4個行政村。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北上青海、西進西藏的重要商貿驛站和交通樞紐。雖是茶馬古道重鎮,但這發展受限,街道治理難度大。
“現在變得潔凈了,住著挺舒服!”個體戶劉敏細數著變化,停車規范了、垃圾處理及時了、流動攤點不見了……
“集鎮建設給我們提供了創業的機會和發展的空間。”劉敏在提到馬尼干戈吉加快推進特色集鎮建設時感慨地說。劉敏向記者介紹,她來自邛崍,早些年和大多數農民一樣在老家靠種地維持生活。11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這里做起了蔬菜生意。“以前一到雨季,店鋪附近都是泥水,嚴重影響大家出行,這回好了,大家再也不用為這個發愁了。”說起現在的變化,劉敏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現在鎮上供排水、電力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備,基本能滿足鎮上居民的生活所需。家家戶戶都用上自來水,大家再也不用挑水了。集鎮建設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創業機會。”劉敏說,鎮上環境變好了,街道也統一了店招,形象的提升吸引了外地不少創業者來這里淘金,“外地人過來做生意的增多了”。
街道還是那些街道,居民還是那些居民,馬尼干戈的人居環境咋就變得滿意了呢?話還得從該鎮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說起。
近幾年,德格縣按照州委“城鄉提升”的相關要求,從全縣未來發展定位出發,以“人的城鎮化”為規劃核心,依據馬尼干戈集鎮實際,突出城鎮功能結構合理分布,規劃東、西兩部分整體布局;鎮東以商貿旅游服務為主,集中布置商貿、旅游服務、居住、建設用地;鎮西以集中管理為主,集合行政辦公、教育科技、居住功能于一體。全縣實施了以建“一條示范街、一個農貿市場、一批生態村、一套長效管理機制”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建設,同步推進馬尼干戈集鎮管理和居民素質的提升,有效改變了集鎮形象。
如今,馬尼干戈鎮抓住國道317線和省道217線改造之機,全鎮國道等級公路達到52公里;省道公路達到12公里;中央支持實施的“通鎮通村”。公路實施4個村初通,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我們以全州實施城鄉提升戰略為契機,進一步完善鎮上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避災場所的劃定和標識標牌設立,大力修建集鎮排水工程、路面工程、電力照明和交通安全工程等。同時,我們按照‘做大集鎮、做美村寨’的原則和目標,突出整體風貌在色彩、風格等方面與周圍自然相協調、相融合,盡量保持本土文化的‘青草味’、‘鄉土味’。”馬尼干戈鎮黨委書記生龍翁須這樣說道。
據了解,該鎮市政道路改建工程已全面完工;風貌改造工程已完成90%,計劃于今年9月底竣工。
高起點規劃 藍圖落地展輝煌
“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曾是過去馬尼干戈街道的真實寫照。環境差,不僅居民生活不方便,也影響了全鎮經濟的發展。該鎮鎮長伍金俠深有感觸地說:“根源還在于規劃的滯后。”
近幾年,德格縣從全縣未來發展定位出發,堅持頂層設計與農牧區基層實際相結合,科學合理制定城鄉建設規劃,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風貌。
2013年,德格縣聘請成都規劃設計研究院到馬尼干戈實地踏勘,在全面了解掌握鎮情的同時,確定了以馬尼干戈為中心,并輻射雀兒山以東片區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康北交通樞紐的發展定位,編制完成《德格縣馬尼干戈鎮總體規劃》,設計近期鎮域總人口5000人,遠期鎮域總人口8000人,規劃遠期鎮域城鎮化率50.28%。
在推進特色城鎮化建設和管理中,馬尼干戈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依據鎮情實際,突出城鄉一體化發展,抓牢市政基礎建設、集鎮風貌改造、公共配套服務,以及商貿流通等領域的一體化進程。確定了“以生態立鎮為根本,以集鎮建設為支撐,以牧民增收為核心,著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牧業,緊緊抓住雀兒山隧道建設、國省干道改造升級和格薩爾機場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用全域旅游的理念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力爭把馬尼干戈建成業興、家富、人和、鎮美的康北高原特色生態文化旅游小鎮。
“根據規劃,按照格薩爾文化旅游圈重要交通節點、玉龍拉措自然生態走廊和雀兒山以東商貿物流集散地的定位,通過牧旅互動、商旅互動、文旅互動,打造‘高原牛仔城’。”德格縣副縣長李杜機向記者說道。
“把鄉鎮作為服務廣大農牧區的主樞紐,不斷優化鄉鎮體系、設施建設和服務功能,引導鄉鎮走經濟產業化、服務標準化、建設精品化和生活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州住建局副局長江浩告訴記者,我們要充分發揮7個省級示范鎮、20個州級示范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以打造藏區特色風情鄉鎮為目標,建設一批文化旅游型、交通樞紐型、商貿物流型、移民搬遷型、農產品加工型鄉鎮。
做優鄉鎮 強化產業支撐
“集鎮建設離不開產業支撐,‘樂業’才能‘安居’”。德格縣圍繞馬尼干戈中心紐帶的地理資源優勢,積極有效整合景點、景區、線路,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旅游圈,著力特色游牧產業開發。同時,該縣突出本土地域資源的有效挖掘,引導和鼓勵鎮上個體經營戶和當地群眾,積極探索農旅結合的發展路子。
“鎮上的房子越來越漂亮,人居環境越來越好喲!”談起集鎮建設帶來的變化,54歲的馬尼村村民土登翁修很是高興。
四年前,土登翁修利用自家的房屋搞起民居接待,收入連年增加,日子越過越好。他向記者介紹,每逢旅游旺季,他家的客房入住率極高。一年下來,民居接待收入可達9萬元。“以前,吃水靠人背馬馱;現在,自來水通村入戶,大家的生活更為便捷。不僅如此,集鎮建設不僅改善了鎮上居民的生活條件,還為我們民居接待戶迎來不少‘回頭客’。”土登翁修說。
興一座城鎮,強一域經濟,富一方百姓。近幾年,馬尼干戈鎮將產業作為城鎮發展的重要支撐,緊緊圍繞全縣“康巴文化中心”和“格薩爾王故里”等品牌優勢,切合馬尼干戈旅游集鎮的產業定位,加快旅游自駕營地建設;堅持“三生并重”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當地群眾從事特色農牧產品的加工銷售,興辦“牧家樂”、“藏家樂”和民居接待,實現致富增收。
“我們堅持把做優鄉鎮作為推動農牧區基層社會發育、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把當地群眾的脫貧致富作為集鎮建設的著力點,在市政基礎設施改造的同時,更加注重公共服務配套、文化旅游產業點培植、集鎮商業融合的一體化發展,因地制宜搭建創業、就業平臺,拓展致富渠道,著力強化農牧民群眾脫貧奔康的產業支撐。”德格縣委書記嘎絨擁忠如是說道。
隨著集鎮建設的進一步推進,一個產業發展、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區域性中心集鎮將屹立在德格這片熱土上,成為拉動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引擎,讓越來越多的農牧民享受著城鎮化發展帶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