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人不知道
由政府向大型體育場館購買免費低收費開放(簡稱免低開放)服務之舉,優化整合了四川省大型體育場館資源,推升了群眾健身熱情。今年6月,本報記者走訪樂山、瀘州、遂寧、廣元等地,對免低開放情況進行了實地探訪并推出系列報道后,又以網絡調查形式,對免低開放的知曉度不夠、開放時間不足和服務優化不佳等調查結果反饋給了相關部門。百日過去,記者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訪。
專款專用 并非面向全部場館
“其實在我們家旁邊就有一個體育館,走路幾分鐘就到了。但是它不免費或者低收費開放,好不方便哦!”67歲的瀘州市民陳道鴻幾乎每天都會坐20分鐘的公交車來到瀘州市奧林匹克體育公園,與他的乒乓球球友在這里鍛煉。在整個瀘州市,只有瀘州市奧林匹克體育公園符合國家體育總局大型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的標準。
其實,這樣的情況絕非瀘州才有,在樂山、遂寧、廣元等地,記者都曾聽到鍛煉的市民有陳道鴻一樣的“抱怨”。究其原因是由于老城區土地資源有限,各地大型體育場館大都只能建在城市新區或在城區邊緣地帶,而習慣了就近健身的群眾覺得到“遠處健身太麻煩”,所以選擇了離家較近卻不免費的健身場所。“大型場館免低開放資金,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劃撥,專門用于大型場館開放之后的運營補貼,不是一項面向全部場館的補貼政策。”對群眾的疑問,四川省體育局經濟處周興剛解釋說,“大型場館的維護保養是一個世界性問題,而中小型場館在這方面會好一些。所以國家才專門出臺相關政策,對大型場館進行政策性補貼。不過,未來我們會努力把每一個符合國家免低開放政策的場館,都一一納入,讓全省群眾都能享受到政策的實惠。”
拓寬思路 盡力完善服務內容
“麻煩問一下,這里有沒有寄存包的地方?”“老師,請問這里有免費飲用水嗎?”“我們天天來,為什么每次還要拿身份證登記?”免低開放場館的一線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要面對健身群眾同樣的問題。“健身群眾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考驗著免低開放體育場館管理者服務水平。”廣元市體育局長劉承枝說,“以前群眾過來鍛煉,光是登記就要10多分鐘,后來我們發現,健身群眾多以群體方式出現,比如20多人的健身操舞隊,10人左右的籃球隊,于是我們將個人登記改為群體登記。簡化了手續,群眾高興,場館的利用率也大幅提高。”同樣,遂寧體育中心則在健身市民中推廣“會員制”。“市民持會員卡便可使用體育中心的所有場館。乒乓球、籃球場、旱冰場、極限運動場、戶外田徑跑道、體育公園廣場健身區等完全免費,室內乒乓球、室內網球場和游泳館則分時段免低開放。”遂寧市體育中心項目經理吳洋說,為保障所有措施落到實處,遂寧體育中心還專門成立了“免費低收費管理部”與場館運營管理部,負責運營工作,使場館利益最大化,市民健身最優化。
其實,大型體育場館實行免低開放以后,提升服務水平,完善服務內容成了場館管理者的普遍追求。樂山市體育中心全時段開放了門球健身長廊、室外乒乓球臺等設施,廣元澳元體育中心將每天閉館時間延長到了22點,遂寧船山區體育館將場館里的一些游樂設施逐步清退,建成五人制足球場地,使年輕人有了一個踢球的好去處……樂山市體育中心主任陳偉的話很能代表實行了免低開放場館管理者的心聲,他說:“我們正走在服務上檔升級的路上,不會停留。”
編后
提升大型體育場館公共服務水平,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當下省內不少“高大上”的大型體育場館借政策的東風,實行了免低開放,曾經“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場館突然也變得“炙手可熱”了,而健身群眾接踵而至,極大地考驗著這些場館管理者的服務能力。由于大型體育場館常常是專為舉辦大型賽事而建,它們服務大賽完全沒有問題,可如何服務普通群眾就少了可以因循的先例。現在,實行免低開放的場館管理者們普遍意識到了不是“開門迎客”就萬事大吉,而應以人為本,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于是,他們走在了“服務上檔升級的路上”。
而我們相信,只要大型體育場館的管理者能尊重和貼近社會公眾需求,不斷改善服務效能,創新惠民舉措、就能成功實現免低開放后的華麗轉身。
問卷調查:八成受訪者不知有免低開放政策
■余如波
6月2日和3日,四川日報分別以《民眾健身受惠 場館回歸本源》和《設計仍需完善 難題等待破局》為題,對我省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現狀進行了報道,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了對相關情況進一步摸排,為免低開放政策建言獻策,本報聯合四川在線、四川新聞客戶端向健身群眾發起了問卷調查。
調查數據顯示,有大約20%的受訪者選擇在體育場館鍛煉,可多達80%的受訪者表示并不知道免低開放政策,而“政策宣傳不到位”是主因。
在知曉免低開放政策卻從未享受過相關服務的受訪者中,“體育場館離家太遠”“上班時間與開放時間沖突”的問題最為突出。受訪者們提出了眾多關于免費開放的建議,其中提出“將更多中小型體育場館納入免費低收費開放,方便就近鍛煉”“延長開放時間,方便上班族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鍛煉”“增加體育項目,滿足公眾多元化的鍛煉需求”“配套飲用水、更衣室、儲物空間等服務,更加人性化”“進行專業運動指導,讓民眾科學鍛煉、強身健體”的受訪者比例都超過10%。
最后,對于已經享受過免低開放服務的受訪者,“費用低廉”“場館專業”“舒適安全”等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優勢。
(薛劍 蘇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