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四川出臺系列措施為“全面兩孩”保駕護航

四川日報    2016年09月28日

最近,省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出臺《四川省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實施方案》,目標直指實現區域兒童醫療衛生資源均衡發展,力爭在最短時間里讓兒童看病不再難。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四川針對孕產婦特別是高齡孕產婦數量增多、出生缺陷風險和產科合并癥風險增高等特點,圍繞婦幼健康保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投入14億元 新建改建婦幼保健機構
  為保障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我省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進一步加強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強化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產兒科人才培養、高危孕產婦服務管理、婦幼健康知識宣傳等。
  以加快推進產兒科分級診療工作為目標,四川出臺了《四川省產兒科分級診療指南(2016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同時出臺產科和兒科分級診療指南的省份。
  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將產兒科門診號源、住院床位、檢查檢驗等業務數據及時與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對接和推送,實現動態發布,率先在兒科實現“GPS”就診導航,引導群眾合理、有序、分級就醫。
  在省級層面,我省將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重點支持項目,省級投入8億元新建四川省兒童醫學中心。在市(州)層面,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配套資金6.49億元,對6個市級婦幼保健院和19個縣級婦幼保健院進行新建或改擴建,建設規模達18.43萬平方米。在縣、鄉、村層面,通過推動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優化整合,進一步夯實基層婦幼健康服務網絡,為城鄉群眾提供便捷的婦幼健康服務。
  補短板 薪酬向兒科醫生傾斜
  為彌補兒科醫生缺乏的短板,我省在院校增加了兒科專業及其招生規模,目前西南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成都醫學院等3所醫學院校已申報開設兒科本科專業。同時,對部分高年資醫生進行兒科轉崗培訓,委托華西第二醫院已完成兩批共160名臨床執業醫師轉崗兒科醫師培訓工作。
  高度重視提高兒科醫生薪酬,使薪酬制度向兒科傾斜,省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聯合出臺了《四川省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兒科醫務人員收入應達到本院醫務人員平均薪酬水平的1.2-1.5倍”新政策。同時,通過更優惠的政策引導,進一步鼓勵社會辦醫舉辦兒科醫院。
  四川要求,各地在年底前至少建立1個危急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保障孕產婦和新生兒生命安全,并安排資金1050萬元,為21個民族縣配備越野型母嬰急救轉運車,保障危急重癥急救需求。確立院內、縣級、市級、省級四級呼救流程,實行急救管理辦公室值班制和急救專家組應班制,開通產科急救專線,制定落實急救方案,有效保障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和母嬰健康安全。
  年內實現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零支付
  省政府把婦幼健康納入民生工程項目,各級衛生計生部門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報刊等媒介,向社會公布包括免費婚檢、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增補葉酸、孕產期健康管理等項目在內的11項婦幼健康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清單。
  各地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普遍開設了“兩孩生育”聯合門診、“優生咨詢”門診等便民服務,整合孕前保健、優生咨詢、影像學、產科、內科等專業專家及技術服務團隊,重點開展終止避孕措施、優生咨詢、生育力評估、孕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安全分娩、新生兒保健和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等“一條龍”婦幼健康服務。
  四川還加強婦幼扶貧工作,為貧困孕產婦提供救助保障,目標:年內實現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零支付。目前,已實現101個民族縣、貧困縣婦幼健康服務對口幫扶全覆蓋。實施全省第二周期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項目,建立了項目首席婦幼專家制度,努力提高其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和質量。
  • 上一篇:​十八屆六中全會10月24日至27日在京召開
  • 下一篇:第十六屆西博會招商招展工作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