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引領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整合線上線下資源,規范醫療物聯網和健康醫療應用程序管理。這一利好消息正在四川變為現實,近日召開的2016互聯網+健康醫療創新創業大會上就傳來喜訊,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一期已完成建設,省級平臺2017年底將全面建成,投入運行。
高度智能化 看病不再淘神費力
近年來,“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醫療事業發展的瓶頸,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醫療資源匹配不均勻的問題也頗為突出。“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參考。四川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成后,將充分依托“互聯網+”的優勢資源,逐步實現健康信息共享、遠程醫療、慢病管理、分級診療等功能,屆時,四川省內患者及時就醫將更加便捷,居民“少花錢,看好病”的實際需求也將得到進一步滿足,更切實享受到醫改的便民福利。
《意見》中還提出,各級醫療機構要依托互聯網積極開展在線健康咨詢、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等便捷服務。加強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資源整合,鼓勵醫療服務機構建立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平臺,積極開展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在四川省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上,這些功能都將逐步實現落地。用不了太久的等待,我們或許將逐步告別大排長龍的醫院繳費窗口、水泄不通的就診室通道和醫療專家一號難求的窘境,未來的就醫問診將更便捷、智能和低成本。
醫療資源均等化 貧困地區將成最大受益者
據該平臺承建方負責人介紹,平臺建成后,主管部門將可以進一步動態掌握衛生服務資源和利用信息,實現科學管理和決策,有效實現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減少醫療差錯、提高醫療與服務質量的目的。另一方面,醫療服務人員和公共衛生工作者能及時全面掌握人口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促進工作,廣大居民也能有效掌控和獲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資料,參與健康管理,享受持續、跨地區、跨機構的醫療衛生服務。
同時依托該平臺,各級醫療機構將全面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的升級換代,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依托互聯網開展遠程病理診斷、影像診斷、專家會診、監護指導、手術指導等遠程醫療服務等舉措也將讓這些地區享受到與發達地區同等的醫療待遇。據悉,目前,已完成開展全省48個貧困縣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工作,今后的醫療資源將進一步實現均等化。
據了解,未來3年,移動醫療將會出現較大增幅,預計2016年增長速度將達到100%以上,2018年更將突破300億元大關。因此,該平臺的建成,預示著四川省的醫療衛生事業將正式邁入互聯網的快車道,將有更多的社會發展紅利與全川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