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脫貧攻堅、轉型升級、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等艱巨繁重任務,
省委總攬全局帶領全省闊步邁進“十三五”
■張立東
剛剛結束的第十六屆西博會,簽約投資合作項目1008個,總投資額7876.85億元。我省簽約投資合作項目836個,投資金額6572.53億元。從春天一路走來,面對脫貧攻堅、轉型升級、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等一系列艱巨繁重任務,四川攻堅克難,緊抓發展機遇,滿載收獲的喜悅。“十三五”開局之年,四川作答。年末將至,一份經濟社會發展的答卷已沉甸甸,彰顯蓬勃發展的四川力量。
始終保持堅強政治定力和專注發展定力,頂層設計引領,謀定而后動
10月31日,成都天府廣場正南25公里,四川省2016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中國科學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項目開工儀式舉行。這是我省組織集中開工項目數量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的一次,僅單個項目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就達1654個,計劃總投資7478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860億元。
半個月過去,建設工地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高曉東說:“前沿科學研究不可能立竿見影、馬上見經濟效益,能讓我們在天府新區的核心地塊整體搬遷入駐,靠的是當地黨委政府專注發展的定力和長遠眼光。”
這樣的定力在年初已篤定。巴蜀大地,這些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將為我省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完成項目年各項部署注入強勁的動力,為我省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人口多、底子薄、欠發達、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沒有根本改變。重大項目之于四川,如打開制約瓶頸發展的鑰匙。2016年被確定為“項目年”,第四季度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在年初就已進入省委的決策視野。631個全省重點項目和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被鎖定,成貴高鐵、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李家巖水庫工程等開工建設,投資123億元的神龍汽車第四工廠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投資465億元的京東方成都6代線等項目簽約落地,1-9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8%,重大項目的支撐作用凸顯。
堅持頂層設計引領,省委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重大問題,治蜀興川總體布局進一步豐富完善。
7月召開的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作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我省迅速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污染治理穩步推進,環境質量總體趨好,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不斷筑牢,綠色成為四川發展的鮮明底色。
不難發現,一條清晰的頂層設計思路成為治蜀興川的重要引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確立的“兩個跨越”目標,到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確立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再到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對深入推進綠色發展、持續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面部署,從縱向到橫向,從內涵到外延,四川發展目標一次次被拓寬、豐富。
謀定而后動,一系列重大部署轉化為廣大干部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實際行動。全省呈現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不斷得到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干部群眾奮發有為的良好局面。
始終保持以上率下狠抓落實的魄力,推動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有治的辦公室里,省委省政府頒發的首屆“四川杰出人才獎”證書放在顯眼位置,“拿過不少獎,但這個獎分量不一樣。”王有治說,這是省委省政府給堅持科技創新的民營企業管理者的極大鼓勵。
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大、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和舊動力減弱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怎么破題?我省從抓細抓實部署入手。
王有治從事的新材料研究,是我省確立的加快培育壯大的重點產業之一。今年以來,我省重點培育節能環保裝備、航空與燃機、信息與安全、新材料等14個產業,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產業支持政策,建立省領導牽頭聯系推進機制。
干在實處才能走在前列。省委堅持領導帶頭,全面落實省領導聯系指導市(州)和基層工作等制度。
上半年,以推進項目建設為重點的經濟工作專項督導剛剛結束,一場劍指穩定經濟增長的專項督導又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省全面展開。40位省級領導牽頭開展穩定經濟增長專項督導,省直有關部門參與,實現全省183個縣(市、區)和2016年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56個重大產業項目、139個省重點工業及技改項目,以及2015年度虧損額前100位規上企業全覆蓋。9月上旬,我省又集中開展五大經濟區穩增長工作調研督導,省領導帶隊的5個調研督導組,分赴五大經濟區,調研各地項目推進情況、投資促進情況、工業穩增長情況、新型城鎮化建設情況、服務業發展情況、旅游業發展情況、“三農”工作情況、全面創新改革情況、金融業發展情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
在市州,德陽打響狠抓落實戰役:圍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成德同城化兩個“一號工程”,將具體任務明確到每個部門和每個負責人,細化每月目標,掛圖作戰,按月督導;領導必須親力親為確保干部人人有項目,項目事事有人抓,對層層往下推的行為進行嚴厲問責。全面部署狠抓落實,覆蓋21市州。
在項目工地,第四季度開始,在廣元市朝天區魚洞鄉,西成客專控制性工程之一——小安特長隧道工程現場,數百名工程技術員加緊施工,這條隧道全長超過13公里,是目前省內在建的最長鐵路隧道,也是西成鐵路客專全段僅剩的一座尚未貫通的隧道。“不在既定時間完成,就是給公司抹黑!”重壓之下,項目負責人撂下狠話,項目進度安排被精確到每個小時。
壓力層層傳導,各地各部門以釘釘子的精神推動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在穩定增長、轉型發展、深化改革、脫貧攻堅等大事難事上,領導帶頭產生良好示范效應,敢于擔當勇于擔責的好干部頻出,“列出清單”“明確責任”“掛圖作戰”“回頭看”等有效方式被不斷總結提煉推廣。
數據證明成效,在去年全省經濟總量超過3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度實現7.5%的增長,高于年初預期目標;前9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6%,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始終保持對民生的關切力度,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確保脫貧攻堅首戰首勝
11月12日,我省召開全省貧困對象退出驗收考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除省上主會場外,21個市(州)、有脫貧任務的160個縣(市、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2016年度計劃退出村第一書記等共1.5萬人“遠程”參會。
這場會議,與遠在涼山州西昌市黃水鄉書夫村的豐子跑關系密切。
以前說起脫貧,豐子跑有個比方:比把家門口的螺髻山搬走還難。豐子跑一家是村里建檔立卡的80戶貧困戶之一。今年,這件比搬螺髻山還難的事即將變為現實。在幫扶單位和村兩委的幫助下,年初豐子跑種植14畝烤煙,養殖40只綿羊、20只山羊、9頭豬、35只雞和150只鵝。“種烤煙掙了錢,養殖也都很順利,今年脫貧肯定沒問題。”盡管還在供弟弟妹妹上學,豐子跑很有信心。他是全省今年計劃脫貧的105萬貧困群眾之一。
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作為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
這是一塊硬骨頭。我省是全國6個重點扶貧省份之一,“四大片區”88個貧困縣面積逾全省三分之二,剩下的380萬貧困老鄉,大都處于深度貧困。
脫貧攻堅怎么干,全國的目光都在盯著四川。今年8月,川報觀察客戶端刊發《省委書記王東明在涼山蹲守4天,原來只為督導一件事!》,引發廣泛關注,當天閱讀量突破20萬次。新聞背后,是我省開展的一場省領導帶隊、市州同步跟進的脫貧攻堅蹲點調研督導,重點對大小涼山彝區和高原藏區脫貧攻堅工作進行蹲點調研督導,同時在全省面上開展一次脫貧攻堅調研督導,確保全省160個有脫貧任務縣(市、區)和今年退出的2350個貧困村督導全覆蓋。今年以來,省領導累計帶隊開展6輪貧困縣全覆蓋調研督導。
力度彰顯信心和決心。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我省舉全省之力打好脫貧攻堅硬仗,繼續實施“3+10”組合拳,鎖定“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針對住房、教育、醫療、產業、社保等逐項制定特殊政策,建立產業扶持、教育和衛生扶貧救助“三個基金”,全面覆蓋開展藏區彝區對口幫扶,扎實抓好“四好村”創建。
同時,年初的民生承諾力度不減,大力實施“十項民生工程”,堅決辦好20件民生大事,今年規劃改造城鎮危舊房和棚戶區27萬套,已開工26.2萬套,計劃實施農村住房建設35萬戶,已開工32.3萬戶。前9月,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2%、9.9%,百姓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