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我州推進教育信息化改革成效顯著

甘孜日報    2016年11月30日

    本網訊(記者 陳楊)近年來,我州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改革,實現了智慧教育廣度覆蓋,教育城域網全域覆蓋。為創建“藏區一流、人民滿意”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脫貧奔康提供了重要支撐。

    頂層設計上構建了“1+2+3”的模式。“1”就是建設一個中心。即甘孜智慧教育云服務中心。該中心基于教育城域網,運用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手段,集成教育資源、教育管理兩大公共服務體系,形成“上下連接、左右互通”的甘孜智慧教育云服務數據庫和信息樞紐。“2”就是搭建兩類平臺。創建“內地優質帶動州內優質的A平臺”和“州內優質帶動州內薄弱的B平臺”兩類遠程網絡教育平臺,推動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同步發展。A平臺覆蓋30%左右學生,實現學生足不出戶、就能遠程跟讀內地名校的夢想;B平臺覆蓋70%左右學生,堅持教學貼近農牧區實際,促進州內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目前,全州建成遠程網校95所,其中幼兒園觀摩式教學學校20所、小學植入式教學學校38所、初中錄播式教學學校30所、高中直播式教學學校7所,實現了優質教育從“前端”向更加偏遠的“遠端”學校延伸。“3”就是創建三級形態。在州一級創建“康巴網校”云平臺,拓展新型教育信息化業務,專門承載州一級教育信息化功能的智慧教育云平臺;在縣一級創建“智慧教育中心”,上連康巴網校、下連縣內學校,服務縣域內學校信息化實際運用;在校一級創建“數字化校園”,有效拓展校園管理、教學、教研、服務空間。目前,全州已實現校校通覆蓋87%的縣、鄉學校,班班通覆蓋83%的班級,網絡計算機教室全面配備,生機比達到了61

    推進建設上實行了“州級統籌+分縣延展”的方式。圍繞智慧教育工作維度與落點,在州級統籌的基礎上分縣延展,有效避免了各自為陣、盲目推進。州級搭建大骨架。構建教育城域專網,創辦“康巴網校”,搭建智慧教育云平臺,形成教育信息化樞紐中心。建成州到縣1000M內網光路、縣到校100M內網光路、公網出口4G的教育高速傳輸專用通道。縣級拓展延伸。加大縣域教育信息化投入,創優學校信息化教學環境;加大縣級學校優質數字資源開發,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術水平。校級具體運用。強化教育信息化設備運用,開展教師校內培訓、區域交流,提升整體辦校辦學水平。

    資金保障上采取了“整合專項+州縣籌集”的做法。在國家和省州加大投入的基礎上,2010年至2013年,我州將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的30%,共6.65億元用于教育發展。近三年,全州共投入3個多億的資金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將“生態轉移支付”“民族地區教育十年行動計劃”“薄弱學校改造”等國家、省級專項可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資金進行“打捆”使用,每年整合專項資金5000萬元以上。另一方面,聚合州縣財力,州級每年投入2000萬元、各縣每年投入3000萬元。在信息化教學設備配置上,采取11鼓勵性配置政策,鼓勵各縣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已建成主播教室(RBL教室)43間、錄播教室107間、遠程師訓室272間、聽課教室272間。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教研、師資培訓、學校管理、公眾傳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 上一篇:事業單位公招藝術人才學歷放寬至中專
  • 下一篇:“甘孜浦發扶貧投資發展基金” 項目運作座談會在康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