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6年12月19日
備受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此次會議釋放出的一系列政策訊息,直指民生關切。
會議指出,補短板方面,要從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從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補短板是各項改革推進的“壓艙石”,也是檢驗改革綜合成效的“刻度表”。讓我們看看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哪些方面給老百姓帶來穩穩的民生政策實惠。
關鍵詞1:養老
會議指出,要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出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
今年,國家再次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也是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首次同步調整,總體上升6.5%左右,1億多人受益。9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7省份上調失業保險金標準。截至9月底,社保卡持卡人數達9.39億人。
關鍵詞2:稅費
會議指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會議還指出,降成本方面,要在降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
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運行的效果顯著。今年5-10月全國累計減稅2870億元,加上1-4月營改增減稅847億元,今年前10月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3717億元。預計全年減稅總規模將超過4700億元。
關鍵詞3:收入
會議指出,要加快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3%,跑贏CPI,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83∶1降為2.82∶1,差距繼續縮小。
關鍵詞4:教育
會議指出,要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
近年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措施,從基礎教育抓起,在高等教育突破,重視抓好條件保障,提高教育供給水平,拓展教育新形態,努力讓老百姓在教育改革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在8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包括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的學雜費,對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學校標準給予補助。
關鍵詞5:住房
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今年,保障房建設緊鑼密鼓,眾多家庭圓了安居夢。僅上半年,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就基本建成約366萬套,已接近全年目標。
關鍵詞6:扶貧
會議指出,要更有力、更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環節,把功夫用到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推動精準脫貧、精準脫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今年,我國第三次提出年度千萬減貧計劃。428個縣開展電商扶貧試點,2.26萬個貧困村開展旅游扶貧。截至10月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項目開工率達99.4%。
關鍵詞7:戶籍改革
會議指出,促進農民工市民化。
今年,《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等文件接連出臺,多省份拿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各地高考取消和調整加分項目,全國專項計劃錄取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9萬余人,助推起點公平、機會公平與規則公平的政策陸續有來,進一步夯實社會發展基礎。
關鍵詞8:物價
會議指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破壟斷,健全要素市場,使價格機制真正引導資源配置。
會議還指出,要積極穩妥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
今年國內消費價格溫和上漲,生產價格持續轉暖。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3%;PPI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
關鍵詞9:醫療
會議指出,要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
今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年人均提高40元。我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相互銜接的機制逐步形成。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由100個擴至200個,分級診療加快推進,人們看病更方便、更省錢。
關鍵詞10:環保
會議指出,持續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進展。
今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水流產權確權試點工作啟動……不少地方和部門真抓實干,還綠于民。1—11月,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在連續兩年下降的基礎上,同比又降8.3%,優良天數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全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比去年增加4.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