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6年12月27日
■梁現瑞 王眉靈 寇敏芳
12月25日,仁沐新高速公路項目傳來喜訊:其全長50公里的仁井試驗段完工,年內將竣工通車。
作為省內新的南北大通道,仁沐新高速從北至南貫穿成都、川南和攀西三大經濟區,今年5月獲得國家批復。僅僅過去半年多,試驗段就全面完工,速度之快,創下四川高速公路建設新的紀錄。
2016年是“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省確定的“項目年”。“開局年”疊加“項目年”,背后的深意在于,要把項目工作作為經濟工作中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重要抓手,以此擴大有效投資需求。
仁沐新高速公路項目的快速推進是全省“項目年”的一個縮影。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縱向上,建立起一套從省到市到縣的落實推進機制;橫向上,建立包括謀劃、服務、建設全鏈條的生成機制,縱橫交錯,“項目年”不斷向縱深推進。
前11月,全省累計有近3萬個新項目開工,平均每天近90個。項目推動全省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11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2個百分點,為全省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省、市、縣層層落實,全省上下大抓項目的態勢蔚然形成
時間進入2016年最后一個月,“項目年”的腳步沒有停歇。12月1日,四川省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當日集中開工的432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億元。
時間回到一年前的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上,“2016年全省重點項目名單”發到每個與會者手上。這是四川抓重點項目建設歷史上,名單出爐最早的一次。
年前早動手,年末不停步——這就是“項目年”的四川節奏。同樣是在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上,省委把2016年確定為“項目年”,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重要抓手,以此擴大有效投資需求,穩定經濟增長。
圍繞這個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4月,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投資推介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顒悠陂g,四川與國內外投資者簽訂2000萬元以上投資類合同項目668個,投資總額超5000億元。10月,四川省2016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中國科學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項目開工儀式舉行。為推動“項目年”,一年來全省共舉行三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圍繞這個抓手,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工作方案,建立常態化的領導聯系督導重點項目機制,省領導實地調研督促聯系點重點項目不少于兩次,每次不少于兩天。9月,因為推進不力、進展緩慢,廣元國際生態休閑養老產業園等16個項目被“逐出”全省今年重點項目名單,在全省引發強烈震動。
圍繞這個抓手,省市縣三級聯動,層層落實。成都將2016年定義為“項目年”,一年來舉行了3次大規模的工業“競進拉練”活動,由市領導帶隊,組織區(市、縣)負責人到工業園區和項目建設現場學經驗、找差距、比不足。
樂山確定了37個重點推進項目,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推進機制,掛圖作戰、合力攻堅,確保重大項目早落地、早建成。省、市、縣,層層落實、層層推進。全省上下,抓大項目風氣蔚然形成。
謀劃、引進到建設保障一氣呵成,項目推進的全生命周期鏈條環環相扣
進入12月,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京東方新項目主體建設“出落成形”,這是京東方第6代LTPS/AMOLED柔性屏生產線的新廠房,占地41萬平方米,相當于7個“水立方”。
這個總投資465億元的“超級工廠”,是我省今年推進的631個省級重點項目之一。 從引進到落地,再到快速推進,京東方成都項目的背后,折射出四川推進“項目年”的完整軌跡,這個軌跡涵蓋了從謀劃到引進,再到保障建設一條龍式的推進體系。
重謀劃,在解決現實問題中找項目。近兩年,隨著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多,省內包括成樂高速在內的多條道路經常出現擁堵,由此四川提出對幾條高速進行“四改八”;在瀘州,百萬人口城市成型,但每天數以千噸的潲水油無處可去,一個投資1.4億元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應運而生……
重謀劃,在對接國家規劃中挖項目。國家提出繼續加大西部大開發支持力度,補齊藏區交通短板,今年,藏區幾個公路項目順利進入四川大盤;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我省推出30個重點國際產能合作示范項目和3個境外經貿合作示范基地建設;響應“中國制造2025”,我省推出“四川行動計劃”,成飛公司飛機大型復雜結構件數字化車間等項目入圍。
重引進,搭建招商平臺。通過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和西博會兩場招商引資活動,帶動超過1.2萬億元投資額和1600多個項目,為“項目年”打下基礎。
招商引資活動一浪接著一浪:創新平臺,首次舉辦四川省全球推介活動;重精深,設立電子信息產業投資合作推介會、四川省醫藥產業專題推介會等數十場推介會;沉下去,川東北經濟區投資推介、藏區彝區產業扶貧推介會接踵舉辦……
重引進,加快走出去。在成都,區(市、縣)“一把手”招商引資出勤率、成功率被納入考核后,頻頻有大項目落戶、集中簽約舉行。僅前8月雙流區主要領導帶隊招商引資29次,新引進工業項目23個,協議總投資114.6億元。不僅成都,各市州主要領導今年頻頻帶隊外出招商,加大力度。
重保障,做好服務工作。年初,項目年的號角甫一吹響,我省就明確了在抓投資及項目工作方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我省明確從土地、金融、稅費、能源要素成本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解決用地難。截至11月底,全省共批準建設用地805件,沒有重大項目因用地卡殼。
解決融資難。金融服務精準“滴灌”,通過舉辦“一帶一路”“城鄉綠色發展”等主題化對接會,將資金有針對性地“送”到最需要的企業手中。今年,全省首只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成都成立,基金總規模 50億元,首期規模5.555億元。
重建設,促早開工早投產。年初,京東方成都項目確立了2017年正式投產的目標,春節后,數千名工人上工地,現場采用24小時不間斷施工。為促進神龍項目早日投產,龍泉驛區成立神龍項目建設服務指揮部,每周二到企業座談解決建設中的具體問題。大事有人牽頭,小事有人跟蹤,工廠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23個月,據估算,同樣的項目實現投產可能需要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