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 2017年01月05日
新年伊始,為促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四川省旅發委打出治理組合拳。1月3日,記者從四川省旅發委官網獲悉,《四川省旅游經營服務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下簡稱《辦法》)已經出爐。它適用于四川省內的A級旅游景區、度假旅游區、生態旅游區、工農業旅游示范點、星級飯店、旅行社、星級農家樂等旅游經營者等。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若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有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損壞公共設施、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違反旅游目的地社會風俗等行為,將被列入“黑名單”。進入“黑名單”后,旅游主管部門將會向社會公示,并將數據交換至其他部門及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向全社會進行風險預警提示,對失信者進行信用懲戒。
啥是旅游經營服務“黑名單”?
指旅游經營者或從業人員嚴重失信
記者了解到,所謂旅游經營服務“黑名單”,是指在旅游經營服務活動過程中,嚴重失信信息的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的名單。
《辦法》明晰,旅游經營服務黑名單管理,是指旅游主管部門根據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在經營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嚴重失信信息,將其列入黑名單向社會公示,并將數據交換至其他部門及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向全社會進行風險預警提示,對失信者進行信用懲戒的行為。
哪些情況要被列入“黑名單”?
擾亂公共交通秩序違反社會風俗等
《辦法》顯示,旅游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出現以下情況,會被列入“黑名單”。
旅游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旅游經營者發生重大(含)以上安全事故,屬于旅游經營者主要責任的;旅游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因侵權、違約行為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被人民法院判決或仲裁機構裁決承擔全部或者主要民事責任,或拒不執行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生效法律文書的;旅游經營企業主要負責人或旅游從業人員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
此外,旅游從業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因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損壞公共設施、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違反旅游目的地社會風俗等行為,受到行政處罰或被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法律責任的;旅游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引發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旅游投訴或被媒體曝光等,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旅游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旅游主管部門認定應記入旅游經營服務黑名單的其他情形。
列入“黑名單”后有啥影響?
行業資質、信用等級評定或受影響
那么,對于旅游經營者或其從業人員來說,被列入“黑名單”后有哪些影響?
《辦法》稱,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應當在被列入黑名單的第1個月、第3個月、第6個月和第12個月的月末,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旅游主管部門書面報告其整改情況。
此外,記入黑名單的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是其所在地旅游主管部門的重點監管對象,旅游主管部門應對其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加大檢查精細度,每半年的不定期檢查、暗訪次數不少于三次。
旅游主管部門在審核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申請旅游行業的資質、信用等級評定、表彰獎勵、優惠政策、接收金融服務等時,應當查閱其是否記入旅游經營服務黑名單,按照國家和旅游業有關規定實施禁止或限制措施。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被列入黑名單的,在被列入黑名單期間旅游主管部門原則上不得批準其申請。 (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