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 2017年01月17日
四川GDP增長目標:7.5%
支持草根能人加入雙創主戰場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四川加速奔跑,不僅經濟總量繼續攀升,還迎來自貿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成渝城市群等一系列重磅發展紅利。無論是產業、項目還是機遇,這一年必將載入四川的發展史冊。
今年,四川如何趕超自己?1月16日,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省長尹力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勾勒出2017年四川的發展軌跡。
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大力推動旅游業發展,實施全域旅游八大行動。同時,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問題,支持居民自住需求,堅決遏制投機炒作。在雙創方面,支持川商、農民工返鄉創業,吸引更多科技人員、海外高層次人才、青年大學生、草根能人邁入創新創業主戰場。
在民生領域,全省今年的民生支出占比在65%以上,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逐步改變適齡人群入托入學難的狀況。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鼓勵和規范社會辦醫,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逐步讓群眾方便就醫,更好就醫。
關鍵詞
經濟增長
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
今年實施全域旅游八大行動
2016年,四川經濟總量邁上3.2萬億元的新臺階。新的一年,四川有何目標?
報告指出,今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今年,四川將繼續推進“項目年”活動,扎實抓好700個全省重點項目和10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建成西安至成都客運專線,力爭成都經天府國際機場至自貢鐵路、宜賓新市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等項目開工。同時,推進1000個重點簽約項目落地。
作為經濟新的增長點,旅游業一直備受關注。四川將大力推動旅游業發展,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實施全域旅游“示范引領”、入境游“擴容增效”等八大行動。
關鍵詞
供給側改革
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
讓“川字號”產品進千家萬戶
報告稱,四川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鋼鐵、煤炭等過剩產能,妥善處置“僵尸企業”。
在房地產市場,要因城因地施策,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尤其是縣城房地產庫存問題,支持居民自住需求,堅決遏制投機炒作。
完善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建立健全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弘揚工匠精神,開展品牌創建行動,讓更多“川字號”產品進入千家萬戶。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還提及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四川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加快整合重組,力爭省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均增長10%以上。
同時,推動民營重點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關鍵詞
全面創新改革
高新技術總產值力爭破1.8萬億元
讓草根能人邁入雙創主戰場
今年,是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第二年。
四川將繼續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努力消除軍民融合體制障礙,突出“軍轉民”“民參軍”雙向轉化,加快創建成德綿軍用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建成綿陽科技城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
實施150個軍民融合技改升級項目,啟動實施90項軍工技術成果再研發轉民用,打造一批軍民融合拳頭產品。
有序推進356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三個一百”重大科技創新行動,力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1.8萬億元。
在創新創業方面,支持川商、農民工返鄉創業,吸引更多科技人員、海外高層次人才、青年大學生、草根能人邁入創新創業主戰場。
關鍵詞
“三農”工作
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
拓展農民增收空間
四川要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推動農林牧業重點縣建設,打造500個糧油綠色高效示范區和3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做強做優川菜、川茶、川果、川藥、川豬等品牌,讓更多四川綠色農產品擺上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同時,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
在農村改革方面,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和國有林場林區改革,推廣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鼓勵和規范工商資本下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為了拓展農民的增收空間,四川還要盤活農村閑置房屋等資源資產,鼓勵新型經營主體探索融合模式,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
關鍵詞
統籌城鄉
推進城市群互聯互通
城市群內部打造“1小時經濟圈”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四川要以城際軌道交通和快速路網為重點,推進城市群互聯互通,在城市群內部打造“1小時經濟圈”。
在五大經濟區建設上,四川將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協同發展,加快天府新區、天府國際機場空港產業新城建設。推動川南經濟區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深入推進老工業基地改造升級,加快建設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
推動川東北經濟區全面對接落實國家促進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打造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化工基地和特別農產品生產基地。而攀西經濟區發展以釩鈦、稀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打造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和全國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推動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發展全域旅游和特色農牧業,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今年,四川將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加強縣域經濟50強建設,打造一批工業、服務業、現代農業、旅游經濟、生態經濟強縣。支持符合條件的縣撤縣設市。
關鍵詞
擴大開放
新增落戶世界500強企業10家以上
鼓勵企業在自貿區設營運中心
今年,四川將繼續擴大開放合作。深化川渝、川浙、川粵合作,力爭引進到位國內省外資金9700億元,新增落戶世界500強企業10家以上。
同時,推動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發展金融總部商務區、金融交易、金融后臺和服務外包,打造功能齊備、門類齊全、體系健全的要素市場體系。
按照中央對四川自貿區定位,四川要抓好起步區建設,加快建設青白江鐵路口岸和川南臨港產業園區,引導口岸服務、高端制造等產業向自貿區聚集,鼓勵企業在自貿區建立營運中心。努力實現24小時通關。
關鍵詞
綠色發展
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
未達標城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8%以上
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四川等不起,慢不得。
今年,四川將強力推進“環境質量提升年”各項工作,狠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減排、壓煤、抑塵、治車、控秸”五大工程。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整治工業企業偷排漏排超排,確保全省未達標城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8%以上。
深入實施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抓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濕地保護修復、水土保持等重點生態工程,啟動森林草原濕地生態屏障重點縣建設。加快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深入實施長江廊道造林行動。完成營造林1000萬畝以上。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
關鍵詞
脫貧攻堅
實現16個貧困縣摘帽
堅決防止數字脫貧、形式主義
今年是四川脫貧攻堅戰的第二年,要確保實現16個貧困縣摘帽、3700個貧困村退出、105萬貧困人口脫貧。加強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確保每個有條件的計劃脫貧戶至少發展1個增收項目或實現1人就業。推進成阿、德阿、甘眉等飛地產業園區加快發展。
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13萬戶,落實農村低保標準線和國家扶貧標準線“兩線合一”,確保121萬低保兜底對象全部脫貧。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堅決防止數字脫貧、形式主義、出現問題必須嚴肅處理。
關鍵詞
民生福祉
今年民生支出占比在65%以上
推動更多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
在民生改善方面,全省民生支出占比在65%以上,扎實推進十項民生工程,辦好20件民生實事。確保城鎮新增就業80萬人,加快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做好省級機關及部分地區公務員職務職級并行試點工作。
在社會事業發展,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著力改善辦學條件,逐步改變適齡人群入托入學難的狀況。
啟動實施“健康四川”規劃,防治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鼓勵和規范社會辦醫,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逐步讓群眾方便就醫,更好就醫。
提升競技體育水平,加快足球體制改革。推動更多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
關鍵詞
社會治理
加強誠信建設
完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
報告明晰,四川將加強和完善社會治理,努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川要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推動形成黨委領導下的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格局。健全信用體系,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
在風險防范方面,落實食品藥品最嚴格的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制止違規違法融資和擔保行為。完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