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7年01月19日
自去年3月以來持續負增長的四川外貿在去年歲末轉正。據成都海關最新統計,2016年四川貨物進出口總值實現32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
外貿轉正的支撐因素是什么?今年外貿走勢如何?1月17日,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看市場:
歐美市場轉暖“一帶一路”沿線6國進出口增長
外需市場正進一步回暖是外貿轉正的重要因素。兩組數據可以印證——
一組是市場數據:去年,我省對美國和歐盟進出口總值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這兩個地區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4.2%。同期,四川對蒙古國、烏茲別克斯坦、以色列、塞浦路斯、尼泊爾和白俄羅斯等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均實現高速增長,其中,對蒙古國進出口激增2倍。
再看外貿走勢:去年四川進出口呈逐季回暖趨勢,第一季度下降36.5%,第四季度逆轉為增長45%。
從大環境看,海關總署監測顯示,2016年四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到12月份為37.4,回升0.5,2017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壓力有望緩解。
不過,去年四川外貿進出口依然出現“一降”“一升”現象:出口同比降幅為9.8%,進口激增25.9%。成都海關新聞發言人伍劍認為,四川進口產品以加工貿易物料為主,激增的進口量將奠定出口的后續動能。
看結構:
加工貿易成主力 產業鏈邁向高端化
加工貿易成為四川外貿進出口的主要方式。去年,全省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同比增長24.7%,拉動全省外貿增長11.3個百分點,占同期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5.4%、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9.7個百分點。但從全國看,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升級,去年加工貿易的比重已下降。
業內有聲音認為,加工貿易是靠貼牌、來料加工發展起來的,沒有自主知識產權,位于產業鏈低端,是應該摒棄的外貿方式。“不能一概而論。”伍劍認為,加工貿易也有產業鏈高端。比如英特爾在川的產業鏈布局,已延伸到最尖端的測試技術,并將引領英特爾擁抱數以百億計的智能互聯設備新市場。另一加工貿易巨頭富士康在四川的維修業務加快提升。去年,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總值占全省比重達52.9%,拉動全省外貿增長11.1個百分點,是推動全省外貿回暖的重要力量。而英特爾和富士康進出口額占成都綜保區的比重達73.8%。伍劍認為,隨著行業巨頭加快轉型升級,四川加工貿易進出口還將進一步放量。
以調優結構為重點,去年我省大力實施外貿優進優出工程。四川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四川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分別由年初的下降47.1%和35.3%,扭轉為增長3%和13.9%。四川的主要出口產品——便攜式電腦、集成電路、汽車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汽車出口達13.3億元,增長42.4%。 (記者 曾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