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十三五”開局之年四川農業農村工作實現開門紅

四川日報    2017年01月22日

  “分紅了!”117日,江油市彰明鎮昌明村養豬大戶李珍數著專合社剛發的18620元紅利,樂得合不攏嘴。

  樂的不僅是李珍。120日,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傳來喜訊:2016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3元,同比增長9.3%,繼續保持高于全國平均增幅、高于全省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的水平。

  “三農”穩,川蜀安。我省農民錢袋子持續鼓起來的背后,正是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為穩中求進的四川鋪下“壓艙石”,交出開門紅答卷的努力。

  穩盤——

  下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棋,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步伐提速,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業競爭力不斷增強20169月,眉山好味稻水稻專合社的8000畝水稻,畝產達650公斤,迎來又一個豐收年。川人的飯碗也端得更牢——糧食總產3483.5萬噸,從全國第7位升至第5位,增速西部第一;油菜籽總產242.5萬噸,連續15年創新高,躍居全國第一。

  順應從吃飽到吃好的消費快速轉變,我省啟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農業競爭力。去年4月,省農業廳會同9部門出臺11條高含金量政策。去年11月初,出臺“1+6”改革方案,聚焦茶葉等6大優勢產業靶向發力。從產業到生產到經營,從調結構到優布局到轉方式,從生產力調整到生產關系變革,我省農業向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轉身。

  玉米價格下挫,洪雅縣中保鎮農民張洪群卻因改種青貯玉米,每畝還多掙三四百元。川茶抱團打造省級大區域品牌“天府龍芽”,開啟川茶品牌新時代。四川“農業軍團”北京展銷周斬獲2億元大單;廣元曾家山蔬菜首次直銷澳門;潤兆漁業發往泰國萬尾活鱘魚苗實現四川水生動物出口零突破……川貨走出四川,走進更多人的餐桌。

  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電商火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綜合經營收入增至1150億元,出臺全國首個省級森林康養發展意見,民宿經濟、農村養老站上“風口”,新動能不斷蓄積。

  新一輪現代農林牧重點縣、21個現代農業示范市縣建設啟動,讓農業基礎更加牢固。

  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全省農林牧副漁業增加值預計增長4%,穩住了四川全局的基本盤。

  謀變——

  新一輪農村改革政策性框架基本構建,面上突出主攻方向、各地積極試點探索的生動局面已經形成,繼續邁步全國前列116日,興文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首發儀式上,石海鎮袁躍民領到大紅的承包地“身份證”。2016年,我省完成應確權承包地面積的91.2%,基本完成任務,進度居全國前列。

  2016年我省加速夯實農村改革基礎,基本構建新一輪農村改革政策性框架,更突出重大任務、全面布局試點,全力向縱深掘進。

  彭軍在邛崍市水口鎮紙房溝村流轉600畝耕地種藤椒,履約保險讓農民、業主都吃下定心丸。去年,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改革主攻方向,將耕地流轉率提升至30.6%6.8萬個農民合作社、3.1萬個家庭農場、8873家龍頭企業等種田新力量耕耘沃野,還通過農業共營制、農業BOT等適度規模經營新模式,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啟動引擎。

  在農村集體資產股改試點擴大到53縣基礎上,我省7部門及時啟動深化農村產改、發展新型集體經濟這一重大改革,明確切“蛋糕”,更全力做大“蛋糕”,6000萬農民將因此受益,數十萬潛在農村市場經濟主體有望被激活。

  覆蓋全省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也基本形成,廣漢市種糧大戶黃明水不用抵押就貸到50萬元;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累計發放23.88億元;激勵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試點擴大到21個科研院所和62個縣;啟動20個省級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域建設,明確除中央授權才能試點外所有項目均可試點,力度全國領先……全省一半以上縣市區承擔改革試點任務。

  放眼蜀鄉,面上突出主攻方向、各地積極試點探索的生動局面已經形成,繼續邁步全國前列。

  攻堅——

  以脫貧攻堅為頭等大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全力打響首場戰役,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5縣摘帽、2437個村退出、107.8萬人口脫貧——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傳出好消息:2016年脫貧攻堅目標全面完成。

  2016年,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超前謀篇布局、科學調兵遣將,采取超常舉措、拿出特殊手段,舉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成萬眾一心,聚焦貧困頑疾,沉著背水一戰。

  這一年,省委先后召開13次常委會、5次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和6次專題會議,謀劃脫貧攻堅;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先后18次專題調研指導、6次帶隊開展全省性大檢查、大督導。這一年,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181億元,70個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個人精準扶貧貸款余額達215億元。這一年,省內735縣啟動對口幫扶藏區彝區45個貧困縣,出臺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脫貧攻堅20條政策。這一年,開展財政支農項目資產收益扶貧試點,建立扶貧四項基金,率先探索省域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四好村”創建全面啟動。這一年,全省抽派5萬余名“考官”,逐縣逐村逐戶驗收評估……一年間,我們見證山鄉巨變。25萬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搬遷,南江縣燕山鄉李寨村冉德明只花了9500元就住進新房;5000多所“農民夜校”開課,喜德縣貧困戶羅洪古作白天養豬、晚上學技術,兜里越來越鼓;好習慣好風氣蔚然成風,上崗僅3月,峨邊縣彝寨保潔員井吉洛背上的垃圾就由4筐“瘦身”為1筐……眼下,我省脫貧攻堅正進入“國考”階段,首戰正式告捷在望。(記者 李淼)


  • 上一篇: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8元
  • 下一篇:喜看高原展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