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我州旅游業跑出“加速度”

甘孜日報    2017年01月30日

     接待游客約1300萬人次 實現旅游收入129.74億元

    本網訊(本網記者)記者日前從州旅發委獲悉,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州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主線,加大旅游保障要素培育,在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和接待水平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動全域旅游工作持續向好發展。全州旅游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去年接待游客約13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9.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8%21.79%

    去年2月,國家旅游局發布首批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我州被確定為創建單位。為做好創建工作,州旅發委制定下發了《甘孜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拿出任務書、列出時間表、畫出作戰圖”,力爭用三年時間構建較為完善的旅游目的地體系、旅游產品體系、旅游營銷體系、旅游應急救援體系,全面實現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標。

    實施項目牽引,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實施重點生態旅游項目25個,總投資32.47億元,計劃完成投資15.02億元。截止去年10月底,完成投資13.12億元。開展國省干道沿線、重點旅游集鎮、村寨、景區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成18個旅游綜合服務站、9個自駕車營地、62個旅游廁所、311個旅游標識牌;啟動48個旅游綜合服務站建設和298個國省干道鄉鎮和旅游沿線旅游綜合服務站標識標牌招投標工作。借助西博會、旅博會等招商平臺,引進四川綠華宏遠集團與州旅游集團共同組建州綠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擬總投資5億元建設旅游廁所,中國核工業集團第五建設公司與州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融資150億元助力旅游基礎設施及輔助設施建設。

    加大創建力度,推動景區提質升級。州旅發委多次深入海螺溝、稻城亞丁、瀘定橋、甲居藏寨、惠遠寺、土石林、霍爾文化旅游區進行創建指導,邀請省級景評專家深入海螺溝、丹巴甲居進行實地輔導。A級景區創建頗有成效,海螺溝5A景區創建通過省級初評,正接受國家暗訪組暗訪;稻城亞丁5A景區創建通過省級景觀資源價值評定,并按創建方案篩選確定為今年創建項目;甲居藏寨成功創建4A景區,瀘定橋4A景區創建通過省級評定。

    規劃引領建設,大力開發一批新景區。進一步修改完善《甘孜州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完成《環格薩爾機場區域旅游發展規劃》和《甘孜州旅游信息化發展規劃》初稿;《亞拉-中谷旅游區旅游產品和項目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抓緊編制《巴塘措普溝旅游區總體規劃》修編、《巴塘縣措普溝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格聶旅游區規劃》、《瀘定縣瀘定橋可視范圍環境整治提升和業態布局規劃》。完成中路藏寨、亞拉中谷、措普溝、玉隆拉措、牛背山等新景區規劃編制。目前,中路藏寨已組建景區開發公司,部分項目完成可研等前期工作;措普溝景區完成公司組建,門禁系統、步游道、觀景臺、生態廁所等建設項目完成前期工作;格聶景區組建景區開發公司,規劃專家團隊多次深入實地踏勘,劃定規劃范圍和重點;牛背山景區開發進入實質階段,景區連接路計劃年內開工。

    強化品牌塑造,多舉措開展市場營銷。按照“政府搭臺、市場引領、展示特色、統籌協調、節儉高效”的原則,大力開展旅游市場營銷。高質量舉辦以藍逸冰淇淋·海螺溝狂歡夜、可持續發展大會、甘孜駕年華、自駕線路系列體驗游、踩線采風等為主題活動的2016四川甘孜山地旅游節,成功舉辦“圣潔甘孜走進上海”系列活動,積極參加廣州旅博會、廣東國際旅展會,不斷拓展珠三角客源市場。參加上海國際旅交會,努力拓展華東客源市場。參加四川國際旅交會和西博會,提升甘孜旅游在成都及周邊城市的知名度。

深入開展區域旅游合作,參加第二屆西藏昌都三江文化藝術節及川滇藏青六市(州)長聯席會議,達成大康巴地區旅游合作意向。開展CCTV發展之旅《精彩視界》康巴風情穿越之旅,加大旅游線路產品整合推廣,推動無障礙旅游區建設。加大央視、川臺、《中國旅游報》、人民網、《發現四川》、《假日自助游》等主流媒體(雜志)的宣傳推廣力度。參加2016年中國自駕游評選大會,再獲2015年度36條極致路線2個資源管理金獎。

    狠抓行業規范,做好旅游質量規范指導。認真抓好導游證的年審工作和旅行社的申報、審批事項,完成4家旅行社行政審批工作;完成全州旅行社團隊服務管理系統填報;完成格薩爾酒店年度復核檢查;開展全州旅游系統“四個一批”旅游志愿服務先鋒行動選樹活動。開展“最康巴”特色住宿、購物、商品的評選活動前階段相關工作。

    實施市場執法,逐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全年開展執法檢查75次,全年接受投訴41起,處理37起,正在辦理4起。與此同時,把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與旅游扶貧工作緊密結合,編制實施了《甘孜州旅游扶貧規劃》、《2016年旅游產業扶貧專項方案》、《2016年旅游扶貧工作計劃》,提出了基礎保障、景區帶動、產品開發、專合組織、鄉村旅游、人才支撐、對口支援、智慧帶動、政策扶持九種旅游產業扶貧模式。完成21個特色業態經營點、16個精品特色業態經營點、4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項目)、新都橋鎮等2個旅游特色鄉鎮、道孚縣先鋒村等3個旅游精品村寨申報工作;完成2家五星級鄉村酒店省級評審,43家五星級以下鄉村酒店正開展州級評審。組織瑞士山地軌道旅游產品開發與環境保護人才培訓班、旅游人才赴廣東頂崗掛職培訓、旅游扶貧重點村村官北京交流培訓、旅游扶貧示范村村官成都考察培訓、旅游分管領導和旅游局長旅游開發與生態建設扶貧專題培訓、四省藏區旅游經濟發展研討班、旅游骨干廣州培訓等培訓學習;首次舉辦全州智慧旅游人才培訓班,提升“智慧旅游”建設知曉率和可操作性。舉辦康東片區賓館飯店旅游領軍人才培訓,賓館飯店、鄉村酒店、旅游景區管理人員共126人參訓。指導協助縣(市)開展旅游實用人才培訓。不完全統計,全年各類培訓6100余人次。

   

  • 上一篇:川藏“新干線”的新年堅守
  • 下一篇:州委書記福利院里拜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