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7年02月14日
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
春節假期,成都市民劉文慶前往溫江區和盛鎮魯家灘濕地,發現這里的7家農家樂和1家養魚場消失了,立起了高達2.4米的“溫江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區”界牌。去年10月至今,作為四川全省首批試點區(縣),溫江區共劃定128塊生態紅線區域,共21.79平方公里,占全區面積的7.8%。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各?。ㄖ陛犑校﹦澏ㄉ鷳B保護紅線。在2016年10月,四川省印發的《四川省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意見》,明確劃定13個紅線區塊,總計19.7萬平方公里,占四川面積的40.6%。13個紅線區塊都是四川省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環境極敏感、極脆弱的“三極”區域,覆蓋21個市(州)、146個縣(市、區)。省委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透露,四川省已于2016年底提前完成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各市(州)、縣(市、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也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
四川省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全省國土生態空間進一步優化并得到有效保護,基本形成結構合理、功能明確、格局穩定的復合生態保護紅線體系;到2030年,區域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形成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省委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目標實現,四川省將對紅線實行分類管控。其中,一類管控區主要為包括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等,嚴禁任何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二類管控區為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等,將制定禁止性和限制性開發建設活動清單,底線是用地性質不轉換、生態功能不降低、空間面積不減少。
四川省將研究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把保護責任落實到各級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并建立紅線管控負面清單、生態補償、績效考核制度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定期對紅線保護成效開展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確定生態補償資金的直接依據。
目前,四川省已著手制訂紅線管控區內的負面清單產業。 (王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