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州委中心學習組在雅安成都眉山學習考察

甘孜日報    2017年02月14日

 對照先進找差距 學習真經抓發展

    

    圖為州委中心學習組在蘆山縣龍門鄉龍門古鎮白伙新村學習考察。

    本網訊 (記者 楊杰 肖宵 袁飛 /圖)13日,州委書記劉成鳴,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率州委中心學習組54名領導干部先后前往雅安、成都、眉山學習考察。

    副省長、雅安市委書記葉壯,眉山市委書記李靜,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朱志宏等領導分別陪同。

    考察團先后前往雅安市天全縣始陽鎮鳳翔新民小區美麗新村、天全縣南天新鎮、蘆山縣龍門鄉龍門古鎮白伙新村、名山區中峰鄉現代茶葉科技中心,成都市蒲江縣復興鄉國家級優質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區、西來鎮兩河村和“西坡果嶺”柑橘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圍繞美麗新村建設、產業富民、災后恢復重建等內容進行實地考察學習。

    細雨薄霧,青山隱隱。川西寫意式的特色民居在青石板街道兩旁林立,宛如一支水墨毫筆,在國道318線上暈染出天全縣始陽鎮鳳翔新民小區。這個占地270余畝,安置235戶重建農戶的“4·20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新村,采用獨門別院、別墅性的設計布局,實現“住得進、有特色、能經營”的互動性安置目標。磚木結構的小樓次第排開,平坦的道路四通八達,青山綠草間春意盎然,曾是地震震中的蘆山市白伙新村如今已經舊貌換新顏。按照小組團、院落式、田園化、生態型建設理念,依托龍門古鎮現代生態產業園區,以發展特色農家旅游聯盟為帶動,白伙新村已經成為獨具川西民居特色風情的示范新村。在學習考察中,劉成鳴一行深切感受到雅安市在災后重建后發生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在推進美麗新村建設和產業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認真學習。劉成鳴要求,學習組成員要虛心學習雅安市在美麗新村建設中的發展思路和有效做法,認真研究,領會精髓,學以致用。特別是我州的新村建設剛剛起步,從規劃、建設到管理都要圍繞脫貧奔康目標、著力統籌城鄉,突出產村相融、農旅相融,采取統規統建、統規自建、統規援建等方式,加快推進新村建設,讓農牧民群眾真正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中峰鄉牛碾坪茶旅綜合體為災后重建雅攀共建蒙頂山茶產業園的代表作之一,集休閑觀光、知識科普、采摘體驗、茗茶品鑒、茶膳品嘗為一體。擁有茶樹資源圃、良種母本園、品比試驗園1000余畝,保存國家級和省級良種200余個、省內外野生茶樹資源1200余個,是四川唯一的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場和西南最大的茶樹基因庫。綜合體依托良好的茶產業基礎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推廣“茶+貴”立體種植,形成“茶中有花、梯次開放、色彩紛呈、四季輝映”的花海茶香景觀。同時,為加快一三產業互動,建立了首家創客服務中心,以互聯網+創新創業為核心,推動了以“茶”為核心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實現了產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產品變商品、茶山變金山。學習組一行認真聽取情況介紹,學習該地區依托本地優勢資源,借助災后恢復重建契機,將自身的生態優勢、茶產業優勢轉化為旅游優勢,圍繞茶產業的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茶旅融合發展之路的寶貴經驗。

    隨后,學習組一行前往成都市蒲江縣復興鄉國家級優質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區、西來鎮兩河村學習考察。10萬畝的蒲江縣復興鄉國家級優質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區、20余萬畝的柑橘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三大產業讓兩河村村民人均收入達3萬元,學習組成員真切感受到了產業成片、成帶、成規模發展產生的巨大效益。從果園基地到整潔的院落;從村委會到村里農產品互聯網體驗銷售基地;從面對面對話到觀看展板……劉成鳴等州領導在全國勞模、兩河村支部書記姚慶英的陪同下邊走邊聊,邊看邊學。劉成鳴非常贊同該村“人人有技術、家家有產業、戶戶有收入”的產業發展思路,以及黨員帶頭結對子、學技術、闖市場、做示范的做法。劉成鳴強調,村上產業抓得好不好,支部書記很關鍵,我州要針對農區、牧區、半農半牧區的發展實際,注重培育優勢產業;要注重發揮黨員和支部書記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示范作用,要注重把黨員培養成為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發展成為黨員。

    在眉山市區,中心學習組一行還考察學習了城市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城市風貌提升、城市亮化美化工程。

    

 

  • 上一篇:將所學所思所得轉化為攻堅決勝實干興州的強大動力
  • 下一篇:劉成鳴:確保2017年脫貧攻堅再戰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