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甘孜農村居民要跨1萬元“門檻”

四川日報    2017年03月01日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連續7年全省第一

    本網訊(徐登林)228,甘孜州脫貧攻堅暨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在康定市召開。會議透露,2016年,甘孜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367元,同比增長11.4%,增幅連續7年全省第一。

    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和我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甘孜州始終牽著群眾增收的牛鼻子,大抓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改革,村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寬。

    2016年,甘孜州在農村改革、產業支撐和新村建設等方面,交出了高分答卷。

    產業支撐方面,甘孜州實施產業富民戰略,推進“一圈一帶一走廊”建設和“兩個百萬畝”特色農林基地工程,農業總產值達77億元,增長7.1%,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58.3億元,增長6.2%,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

    新村建設方面,甘孜州實施城鄉提升戰略,大力推進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五大行動,扎實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和“四好村”創建。完成幸福美麗新村建設359個,累計建成幸福美麗新村533個。

    農村改革方面,甘孜州累計制定出臺43項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的意見、方案和辦法,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4.65萬畝、林地經營權20.45萬畝。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創建省級惠農創業示范基地1個、旅游扶貧示范基地2個,累計獲得三農信貸資金近2億元,輻射近40個行政村。

    杵坭鄉瓦斯營盤村是瀘定縣的建檔立卡貧困村。為了解決村民增收難題,2015年底,該村引進致富帶頭人和社會資金,成立隨心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流轉土地40畝,建起98個標準大棚,在村子里種起了羊肚菌。

    合作社成立后,貧困戶楊志紅不僅流轉了自家4畝荒地,還在合作社找了份工作。楊志紅算了一筆賬,“流轉土地有600元收入,在合作社務工有2萬元左右收入……今年,家里兩口人每人收入過萬元沒問題。”

    今年甘孜州還定下目標:2017年,甘孜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以上。這意味著,今年甘孜州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要跨越人均1萬元“門檻”。為此,甘孜州委書記、州長與各縣市黨委、政府“一把手”簽訂了三農工作和脫貧攻堅責任書。“增加農牧民收入是責任書的關鍵指標。”甘孜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說。

  • 上一篇: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召開
  • 下一篇:四川省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甘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