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從八個新詞把握經濟社會發展新脈動

四川日報    2017年03月07日

    36,四川團代表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發現,今年總理的報告中第一次出現了這些詞:“全域旅游”“數字家庭”“海綿城市”“河長制”“國家公園體制”“5G”“農村土地‘三權分置’”……

    代表們認為,這些新詞折射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變化新趨勢,預示了政府工作的新動向新思路。他們紛紛結合自身實際談認識談感受,分享從中挖掘出來的新機遇,并為把新機遇加快變為發展新優勢積極建言獻策。

    ●河長制

    解決復雜水問題完善水治理體系的制度創新

    四川實踐:

    早在2009年,我省內江等地就開始試點河長制,并取得一定成效。今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發《四川省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我省成立了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書記擔任組長,省長擔任總河長,將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各級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全省將在2017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

    全國人大代表、眉山市仁壽縣文林鎮文林路社區黨總支書記唐群容告訴記者,在她看來,河長制是解決復雜水問題、維護江河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更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創新。

    河長制的推行必須要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構建監管統一、執法嚴明、多方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以解決污染防治能力弱、監管職能交叉、權責不一致、違法成本過低等問題。另外,必須有系統的考核機制、嚴格的問責機制,根據不同河流存在的主要問題,實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

    探索跨行政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也很必須。唐群容說,“比如,上游的經濟落后,但是對于流域生態保護責任較重,下游可以考慮為上游承擔一定的費用,或者以其他形式進行補償。”

    ●國家公園體制

    解決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應該有一部“國家公園法”

    四川實踐:

    20164月,由四川牽頭,川陜甘三省啟動了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編制工作。方案設計中主要考慮了保護大熊貓棲息地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則,把大熊貓分布的現有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森林公園等各種保護地整合納入國家公園,將大熊貓國家公園細分為核心保護區、生態修復區、游憩科普區、傳統利用區,實行差別化保護,只有少量區域可開放供旅游。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認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建成后,保護的不僅是大熊貓,也是我們自己。假如成都的上游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吹到成都的風也將是清新的,改善成都人居環境。

    目前,國內對自然遺產地的保護和利用分為多種類型,包括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的區域分屬不同管理部門,且分別遵照不同法律法規管理,無法有效解決保護與利用的矛盾。

    侯蓉建議,盡快啟動我國“國家公園法”立法工作。解決條塊分割和多頭管理的問題,由“國家公園法”來明確統一的機構,并對國家公園進行規范和統一管理。

    5G

    搶占研發先機搶先布局搶抓千億規模產業機遇

    四川實踐:

    5G是下一代通信技術標準,其下載速度是現有4G100倍。

    四川移動正積極推動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產業研究院落戶成都,推進5G核心技術的超前部署和集中攻關。四川聯通今年下半年將開展5G外場測試,并在成都高新南區開展5G試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都研究所將全球最大的5G測試外場設在成都。

    今年2,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一批重點工程,5G的研發和應用被重點提出。

    全國人大代表、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認為,四川要打造西部信息高地,5G是關鍵技術之一。高網速可應用于無人駕駛、VR等領域。5G技術的發展,還將帶來市民生活的全新體驗。看病難、上網貴、開車堵等難題,都將借助5G的發展得到緩解。

    5G可帶動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網絡安全等設備,推動核心信息通信設備體系化產品與應用大規模發展。雖然目前5G的技術標準還沒有出臺,但王海林建議,搶占研發先機、搶先布局,對四川來說非常關鍵。四川通信產業應搶灘千億規模產業機遇。

    ●海綿城市

    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根據自身條件探索內澇整治

    四川實踐: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遇到降雨可吸水,在干旱缺水時又可以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利用。

    除遂寧作為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外,去年7月,我省確定了成都、自貢、瀘州、綿陽、廣安等15個縣級以上城市為省級試點城市。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全國人大代表、遂寧市委書記趙世勇表示,海綿城市就是做實“里子”,讓城市在自然中生長。

    通過編制專項規劃,遂寧制定了建設海綿城市的技術規范,主要探索了川東丘陵地帶城市內澇整治。但趙世勇也認為,發展海綿城市不能一刀切。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資源稟賦都不一樣,對海綿城市的應用理念和技術規范也應有所不同,遂寧的經驗不能簡單復制到其他地區。趙世勇還建議,下一步我省應重點研究海綿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問題。

    ●藍天保衛戰

    攻堅戰今年打響我省將實施大氣環境分區管控

    四川實踐:

    今年初,我省印發《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方案》,明確了治理大氣攻堅主陣地在成都、自貢、瀘州、達州等16個空氣不達標的地級以上城市及城市周邊區域,舉措包括對燃煤發電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等,力爭到2020年,市()政府所在城市大氣環境達標數超過50%

    “藍天保衛戰的提出很有氣勢,顯示了中央政府治理污染的決心和信心,給我們很大力量。”全國人大代表、省環保廳巡視員鐘勤建說,大氣治理不是講究速度的“短兵相接”,而是長期進行的保衛戰和攻堅戰,需要從中央到地方一以貫之的努力。

    鐘勤建說,今年我省將實施大氣環境分區管控,在成都及周邊、川南、川東北三大城市群分別劃定大氣污染防治紅線、黃線、綠線管控區。對大氣質量帶來污染的項目,“紅線區”禁止上馬;“黃線區”限制新上大氣污染項目;“綠線區”鼓勵上大氣環境友好項目,同時保持排污總量不增加。

    鐘勤建建議,要繼續加大大氣治理投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打企業環境違法行為。

    ●全域旅游

    正視發展短板大力培育世界級市場主體

    四川實踐:

    四川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旅游”概念,目前已有28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甘孜州是其中的先行者。鄉村旅游、藏區旅游、紅色旅游是我省全域旅游的三個重要抓手。根據規劃,我省將有1100多個村發展鄉村旅游,推動脫貧攻堅。去年全省旅游綜合收入達到7705億元,共接待游客6.3億人次。

    “如果把產業比作一棵大樹,我們既要關注根,也要關注土壤、樹干、枝、條、花。”全國人大代表、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傅勇林說,以前大家對旅游業的注意力主要在景區、景點這些“花朵”上,而全域旅游重點強調科學、系統、理性,而且必須基于新的技術、新的理念、新的價值觀。

    在傅勇林看來,制度供給是土壤。“這需要建立強大的協同機制,各級各部門共同推動制度供給,才能推動產業發展。”制造業是樹干。必須關注旅游商品制造業、旅游日用品制造業、旅游重大裝備制造業。“旅游商品、日用品制造業可以探索放到鄉村去做。”

    而對我省深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存在的短板,傅勇林認為核心問題是缺乏強大的市場主體,比如缺乏世界級的旅行社。“一定要大力扶持、培育企業。”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

    尊重農民流轉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受益

    四川實踐:

    2014年,中央出臺政策,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形成土地經營權流轉的格局。

    四川農村土地 “三權分置”改革走在全國前面。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為例,四川是2014年的3個試點省之一,改革開展較早。瀘州市瀘縣、成都市郫都區開展的宅基地有償退出、集體建設用地有償轉讓都是全國較早的試點。

    “‘三權分置’意味著,所有權是集體所有;承包權是個人的,進行確權頒證;經營權是個人的,也可流轉。”全國人大代表任永昌表示,改革過程中就是要堅持“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思路,同時尊重農民流轉主體地位,讓農民成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

    任永昌建議,“三權分置”后,要注意培育和扶持多元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四川的土地流轉面積已經達30.8%,未來通過改革將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數字家庭

    瞄準娛樂和健康在供給側創造新需求

    四川實踐:

    數字家庭產業主要涵蓋居住環境內關于影視、游戲、教育等內容消費,以及對家庭數字化家居設備的消費。

    四川的數字家庭產業活躍,屬于優勢產業。2013年,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綿陽基地啟動,綿陽成為繼廣東番禺、浙江杭州、湖北武漢后的第四個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四川首家數字家庭產業技術研究院落戶長虹。

    全國人大代表、長虹控股公司董事長趙勇認為,“數字家庭”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符合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數字家庭的普及趨勢非常明確,但并不會爆發性增長,而是像20多年前互聯網一樣,逐漸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于數字家庭產業的發展路徑,趙勇認為,數字家庭產業是創造新需求的。所以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四川的數字家庭領域相關企業特別強調創新,實際上就是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創造人們在“娛樂”和“健康”兩個領域的新需求。這也是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動力。

 

  • 上一篇:全域旅游 四字背后是一片大風景
  • 下一篇:廣東浙江省印發“十三五”對口支援四川藏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