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 2013年11月01日
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形式主義位于"四風"之首,嚴重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以更堅定的決心和更有力的舉措堅決予以鏟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反對形式主義,要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我們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四川改革發展實際,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努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在察實情上下功夫,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凝聚群眾智慧推動科學決策
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他們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而形式主義往往眼睛向上,不注重調查研究,憑經驗辦事,拍腦袋決策。察實情,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拜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向群眾請教,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把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作為我們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重要依據和動力。
黨的十八大后,我們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省工作主題,確定了10個方面重大課題,由省委、省政府領導牽頭,輕車簡從,深入全省各地特別是地震災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基層干部群眾和專家學者意見。在此基礎上,召開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確立了"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工作指導思想,提出了實施多點多極支撐、"兩化"互動城鄉統籌、創新驅動"三大發展戰略"和推進四川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兩個跨越"的奮斗目標。為了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各項重大部署,我們緊緊圍繞裝備制造、天府新區建設、現代農業、縣域經濟發展、金融支持、危舊房和棚戶區改造、小城鎮建設、信息消費等重點工作開展專題調研,結合貫徹中央要求,立足四川實際,逐項研究對策,明確發展思路和路徑,著力破解影響制約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切實推動工作有序開展。
二、在出實招上下功夫,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采取有力舉措推動科學發展
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而形式主義則表現為,發展思路脫離實際,發展措施不切實際,工作落不了地,喜歡擺花架子、喊空口號。出實招,就是要使發展思路符合本地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推進工作有具體抓手,實現目標有措施保障,始終保持專注發展的定力,著眼于取得實際發展成果,不分心、不走神,凝心聚力抓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
這些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人口多、底子薄、欠發達、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沒有根本改變,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十分艱巨。我們針對發展不足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突出問題,大力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在支持成都領先發展的同時,做強市州經濟梯隊,做大區域經濟板塊,培育天府新區、川南經濟區和川東北經濟區三個新興增長極,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構建全省競相發展新格局。針對城鄉發展不協調的突出問題,大力實施"兩化"互動城鄉統籌發展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培育壯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飲料食品、油氣化工、能源電力、釩鈦稀土、汽車制造七大優勢產業,有序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產能;堅持把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四大城市群"作為主要形態,建立完善以特大城市為核心、區域中心城市為支撐、中小城市為骨干、小城鎮為基礎的現代城鎮體系;深化統籌城鄉改革,促進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針對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的突出問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發展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加快推進綿陽科技城、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實驗區、新川創新科技園建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同時,我們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開展"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業四川行"三大投資促進活動,成功舉辦成都《財富》全球論壇,引進一大批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產業發展方向的重大項目,簽約總投資9500多億元,樹立了四川良好的對外形象,拉動了即期經濟增長,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在辦實事上下功夫,始終把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形式主義則表現為做事只顧眼前利益,喜歡做表面文章,對事關群眾安危冷暖的事情,往往是領導看得見的才做,看不見的就少做甚至不做。辦實事,就是要始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心實意排民憂、解民難、幫民困,切實把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民生事項辦好、做實。
我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頭等大事,一方面靠不斷發展經濟,以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從全局上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著力解決一些重點民生問題。今年以來,我們繼續實施收入倍增、就業促進、社保提升等"十項民生行動計劃",財政投入比去年增加了15.7%,并研究新增了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實施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等八項民生政策措施,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另外,對四川來講,改善民生還有特殊任務,就是特困地區的扶貧攻堅問題。我省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全省有農村貧困人口750萬,其中秦巴山區、烏蒙山區、高原藏區、大小涼山彝區就有450萬。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這些藏區、彝區過去實現了"一步跨千年",今天如何帶領他們"同步進小康",是必須破解的難題,也是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我們把"四大片區"作為主戰場,啟動實施了"扶貧攻堅行動",全面落實新一輪扶貧開發綱要和規劃,大力實施基礎、產業、新村、能力和生態"五大扶貧工程",突出抓好"彝家新寨"、"巴山新居"、"藏區新居"等新村聚居點建設,確保到2020年貧困人口數量極大減少,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同時,我們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做好地震災區、暴雨洪澇災區的民生工作,特別是在群眾安置階段,切實做到"五有三防",有力保障了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在災后恢復重建階段,我們組織參加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單位的黨員干部,開展"聯村幫戶"活動,對口幫扶760個重災村和受災村,幫助群眾加快建設災后幸福美好新家園,取得了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效果。
四、在求實效上下功夫,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建立健全推動落實的制度機制
無論察實情、出實招,還是辦實事,最終都要落到求實效上。形式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走程序、走過場,結果矛盾和問題卻沒有解決好。反對形式主義,就是要把工作的著眼點放在真正解決好問題上,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真正取得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效。
"四風"問題,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我們以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狠抓班子隊伍建設,認真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帶領人民群眾實現既定奮斗目標。我們堅持開門搞活動,認真開展開門評風、百姓聽音、基層問癥等活動,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2000余條;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發揚"釘釘子"精神,切實解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上半年,全省性會議精簡40%,行政審批減少221項,一般性預算壓縮了5.5%,省級"三公"經費縮減11%。同時,我們對經常出現的問題從規律上找原因,對反復發生的問題從制度上找原因,針對解決黨員干部作風中的頑癥痼疾制定具體措施。我們著重對減少節慶活動、精簡文件會議、整治跑官要官等選人用人不正之風、解決吃拿卡要問題、清理會員卡預付卡、制止濫建樓堂管所等進行專項治理,制定了正風肅紀的七條規定,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我們還建立了省領導聯系指導市(州)和基層工作制度,每位省領導聯系1個市(州)、1個縣、1個鄉鎮、1個村和1至2家貧困戶。這樣既可以使省領導把身子沉到基層、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奠定基礎;又可以起到推動工作落實的作用,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長效機制。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機關黨員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群眾利益訴求表達和處理機制、維護群眾利益的決策機制、群眾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等,力求把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具體化、制度化、常態化。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中央部署要求,堅持"五個帶頭"、"五個結合",扎實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在解決突出問題中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讓制度剛性運行,切實做到"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成效,讓中央放心、群眾滿意。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