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6月01日
圍繞結構調整 助力脫貧增收
●開展春季攻堅,搶抓農時趕進度
●強化科技服務,駐村指導提質量
●擴大開放合作,豐富載體拓市場
本網訊 為確保完成今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開春以來,我州各地聚焦脫貧攻堅,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助力脫貧增收,全州產業扶貧開局良好。
開展春季攻堅,搶抓農時趕進度。一年之計在于春。州縣(市)農口部門迅速啟動實施農村改革、產業扶貧、產業富民、產業融合、主體培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建設、春季防疫、安全生產“十大”春季攻堅行動,搶抓農時推進春耕生產。一是加快推進7園1體建設。7園1體已完成選址、用地規劃、土地流轉等工作,正在加快建設。二是大力推進農林牧產業基地建設。建成農業示范基地24.22萬畝。完成丹巴縣黃羊繁育養殖基地和2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九龍、稻城、鄉城等6縣全面啟動特色畜禽繁育養殖基地建設工作;石渠、理塘、甘孜等12個縣完成了27個集體牧場建設前期工作,正抓緊完善機制組建經營主體;在463個貧困村已新建改造特色產業基地6.45萬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三是著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理塘、甘孜、康定等9個縣(市)完成園區建設規劃,積極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今年1至5月,全州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5200萬元。
強化科技服務,駐村指導提質量。深化“院州”“校州農業科技合作,在成都召開了“甘孜州——省級科研院校農業科技合作座談暨簽約儀式”,與川農大、西南民大、成都中醫藥大學、省農科院、省林科院等8家科研院校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正穩步推進合作項目實施。深化技術扶貧行動,啟動“農業扶貧科技萬里行”活動,全州組建18個州級專家服務團、25個縣級專家服務團和52個技術巡回服務小組,深入基層指導農業產業發展。省、州、縣、鄉1081名駐村農技員全部到位,覆蓋全州1360個貧困村。截至目前,累計走訪貧困戶2679戶次,培訓農戶7735人次, 發放技術資料7852份,通過QQ、微信、農技寶等指導農技技術758條,協助貧困村編制村級產業發展規劃1360個,培育科技示范戶1015戶,培訓村兩委負責人1065人次,建科技示范基地36個4086畝,引進推廣新品種21個、新技術8個,引進優良種畜930頭。
擴大開放合作,豐富載體拓市場。大力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嚴格落實質量興農要求。今年1至5月,全州新登記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6個,累計登記認證“三品一標”181個。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力度,著力抓好宣傳推介,促進農產品走出大山。組織34家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分別參加了成都農博會、上海農博會,現場銷售額68萬元,簽約項目19個555.4萬元,達成意向合同28個1767萬元。邀請廣東、成都、上海等地73家農產品經銷企業參加在瀘定召開的四川羊肚菌生產觀摩及產銷對接會,并與州內羊肚菌種植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進行產銷對接,13家采購商和新型經營主體簽訂羊肚菌銷售合同3100余萬元,州內19家電商企業與60多家農產品營銷企業也通過電商平臺、門店全力拓展羊肚菌銷路。
州農牧供銷合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