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8年12月27日
□董世梅 朱雪黎
難忘2018。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耿福能最難忘的,是一場會——四川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會上,他收獲了一份表彰,更得到了一份“大禮包”,“感覺更有勁了”。
四川東林礦山運輸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陽東的記憶里,深深刻下了企業第一次將設備賣到國外的那一刻,“意義很重大”。
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世如,則將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她2018年的日歷上重重標記。
……難忘的時光里,有突破,也有革新。這一年,四川經濟總量有望突破4萬億元,再上一個萬億元臺階;這一年,“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加快構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加快形成……這些,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注腳:邁向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的印證,既是一幅幅個體發展的微觀“拼圖”,也是一次次區域協同的攜手共進
衡量質量的高低,有很多種視角。收入,是最直接的一種。
在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回虎村村民龍朝貴年終盤點的收成里——“今年又是一個好年。”靠著竹下種植竹蓀,今年他家收入能有四五十萬元。
中國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收成”也不錯。12月25日,該研究所自主研制的第100架“翼龍”無人機交付,創下中國無人機出口的新紀錄。
如果說,增收渠道更多、創新能力更強,構成了這一年四川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微觀“拼圖”;那么,從空間角度審視,質量的高低則在更大范圍表現為全域競相發展的協同而行。
12月21日,成都、內江“一口氣”簽署了工業協同發展合作協議、農業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等19項合作協議,推動兩地協同發展。
這一年,成都在四川區域發展史上首次被定位為全省“主干”。全新的定位,不僅釋放了成都的發展活力——從龍泉山以東的熱鬧建設工地,到川西林盤的修復現場,再到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獨角獸”企業名單,成都邁向國家中心城市的步履越來越穩;更開啟了區域協同發展的新局——截至目前,成都已與近20個市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都天府大道北沿線,延伸至德陽境內;廣安的生物醫藥項目,布局到成都的產業園內。年底,雅康高速、汶馬高速這兩條從成都出發的高速公路將建成或部分建成通車,成都與20個市州的中心城市,將建立起更為高速的通道。
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經濟全球化的當下,一個地區的發展呈現,往往取決于開放的深度。
如果截取2018年歲末這一小段時間切片,我們會收集到這樣一組信息:11月1日,廈門港與成都物流相關平臺、企業簽訂多個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企業招引、政策互惠、完善配套服務等舉措開展深度合作,推動廈蓉歐班列常態化開行;12月10日,川航成都直飛哥本哈根航線開通,成都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12條;12月11日,成都海關公布數據,1月-11月,四川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5445.8億元,首次邁上5000億元臺階;12月20日,首個川桂產業合作示范園在成都授牌,四川-廣西農業機械和食品加工機械裝備產業發展聯盟也啟動組建……
不斷延伸的合作觸角、不斷沖破的發展記錄,都不約而同地印證了一個事實:這一年,是四川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年。
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是一個經濟體量即將突破4萬億元的省份,面向新使命的格局重塑如果說,東林礦山運輸機械有限公司依托“萬企出國門”活動第一次涉足外貿領域,就拿到了1000多萬元的訂單,打破了公司30多年來只有國內市場的局面;那么,一個經濟大省的經濟體量即將突破4萬億元,絕非偶然。
2018的春天,是在不平凡中啟程的。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提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總體要求。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總書記給四川出的題。
改革開放40年,四川用13年時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從百億元到千億元的跨越;再用兩個4年時間,先后跨越2萬億元、3萬億元臺階;今年,有望站上4萬億元的新高點。
但同時,四川發展的基本省情沒有變。發展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問題,產業結構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凸顯。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機遇當前。四川能否推動經濟發展再上一程?
6月30日,歷經數月“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的四川,作出重要決定: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針對產業體系不優,提出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5+1”現代產業體系。
針對協調發展不足,提出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
針對開放程度不深,提出全力推動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
新格局帶來新活力——12月18日,五糧液宣布在2019年沖刺千億目標;一周后,省鐵投集團也定下“小目標”:率先成為四川首家“世界500強”。
發展的底氣,昭示信心。這信心,來自更加緊密的攜手:5月,四川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簽署《川港合作會議合作機制安排》和《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備忘錄》;6月,四川與重慶簽署“1+12”合作協議,共同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10月,在珠江之濱、錢塘江畔,四川與廣東、浙江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著力構建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合作關系;12月,四川省與商務部在京簽署關于建立合作機制的框架協議……
這信心,來自更加堅定的作為。以最大的決心、最實的舉措、最嚴的標準、最有力的行動,堅決攻克涼山深度貧困堡壘;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促進我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統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四川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