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01月20日
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工作的成績單和“計劃表”牽動著百姓的心,也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踐行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四川始終堅持將保障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9年預算報告顯示,今年我省民生支出預算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擬達65.1%。在全省支出預算擬增長的情況下,這意味著事關民生的投入將進一步增加。如何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讓百姓更好共享甜美果實?記者采訪了多名代表委員和相關人士。
□任鴻 江蕓涵 李丹
民生連著民心
回應廣大群眾對就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期盼
“現在有1000多名遠牧區的孩子在我校就讀,吃住學都不花錢。學校圖書室、音樂室、功能室等設施齊全,音美體等學科有了專職教師。”今年兩會,省人大代表、白玉縣城區第二完全寄宿制學校校長高鑫元帶來了好消息,“孩子能免費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這對藏區農牧民家庭來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
教育、就業、醫療歷來是百姓關注的民生熱點。去年,通過推進實施十項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實事,我省就業、教育、醫療等領域民生基礎不斷夯實,百姓獲得感不斷提升。今年,這樣的獲得感將持續增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
對于這項目標,省政協委員、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胡斌信心滿滿。“我省的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當下的問題是人才的供給結構還有待優化。我們將加大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技能教育的力度,特別是圍繞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飲料、新材料等四川特色優勢產業進行職業體系建設、技能培訓、人才培養。”
“推進健康四川建設”“提高醫療服務和保障水平”“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省政協委員、省人民醫院院長鄧紹平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與醫療相關的內容勾畫出來。“我注意到今年的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中,擬在強化衛生計生保障方面安排資金167.9億元,用于醫療保險(救助)補助、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機構發展和創新等,這將進一步緩解‘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18年全省新增39個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驗收,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繼續加大義務教育統籌發展力度,重點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省政協委員、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說,下一步,省教育廳將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重點是加快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切實解決“鄉村弱城鎮擠”、大班額、隨遷子女上學難等問題。
“準星”對著難點
打好組合拳
變民生難點、痛點為“幸福點”
在曾經的貧困村——巴中市恩陽區青木鎮成城村,隨著扶貧工作的開展,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保障。“曾經村里電不穩、路不通、水不夠,現在,這些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省人大代表、成城村黨支部書記邵亞東說,“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村里的產業發展起來了,百姓的錢袋子也鼓了。”
變民生難點、痛點為“幸福點”,這是邵亞東的切身感受,也是新一年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再實現50萬貧困人口脫貧、1482個貧困村退出、31個貧困縣摘帽。這一目標如何實現?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表示,我省將深入推進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高質量實施22個扶貧專項年度方案,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2019年,“改造城鎮危舊房棚戶區15萬套、農村危房11萬戶、農村土坯房30萬戶。”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目標令省人大代表、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新山村村民賀春艷欣喜。“這些年,村里不少建檔立卡貧困戶都住上了新居,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將給更多困難群眾的居住環境帶來改善。”
改善的不僅僅是住房,省政協委員、內江市政協副主席徐進才還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9年要深入推進“廁所革命”。“按照《四川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到2020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要達到85%左右,這意味著2019年、2020年兩年全省農村住戶改廁達400萬戶以上。”徐進才說。
舉措帶著暖意
政策和服務送上門
民生“大禮包”溫暖厚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要“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進行春節大走訪,把政策和服務送上門,真心實意當好‘娘家人’”,“這一民生‘大禮包’將為2500萬農民工送去實惠。”胡斌說。
據了解,目前,我省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已開始深化——春節前后為農民工回家返崗提供交通便利等;組織各地走訪慰問,了解農民工的實際就業、生活情況;各地正在開展督查,確保農民工能帶著一年辛苦的酬勞回家過年;組織相關機構、企業開展對接招聘會,為農民工提供新的就業選擇機會。
“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今年重點工作之一。”胡斌介紹,此前,四川出臺了《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十六條措施》《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等系列文件,下一步就是要推動這些措施落地。
當前一段時期的重點是要確保農民工拿到錢回家過年。胡斌介紹,省人社廳將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為重點,對全省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確保在2019年春節前欠薪案件、涉及農民工人數和欠薪數額明顯下降。
主動將政策和服務送上門,這樣的溫暖也將帶給殘疾人群體,報告中提到完善社會救助等保障制度,對此,省人大代表、省殘聯理事長毛大付表示,“去年,很多殘疾人享受到了‘量體裁衣’式服務,彰顯出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心。今年,省殘聯將繼續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預計繼續為300多萬殘疾人提供一人一策的‘量體裁衣’式服務。”